第141章

顾劳斯眨眨眼:这不是有你!

您老都冒我的名进去了, 好意思袖手旁观?

泰王避开他殷切目光,假模假式放下书箱,“今日补习什么?”

众人一见他来, 恭谨告退, 转背就作鸟兽状一哄而散。

顾劳斯微笑着递他一本装帧精美的本子。

“王爷说笑, 小的哪有本事替您补习, 这本先贤大作乃标准范本, 可供王爷慢慢温习……”

说完顾劳斯拔腿也跑了。

徒留泰王与明孝卫,同桌上那本《四书章句集注》大眼瞪小眼。

宁权:“他还真是一点底都不肯露啊……”

在这种极其不和谐的氛围里,泰王度过了他极其艰难的、备受排挤的、充满校园冷暴力的一个月求学生涯。

泰王:这些个贼书生, 果然都不是好鸟。

八月底, 阖府考生们领了乡试盘缠, 齐齐准备动身进京赶考。

大宁例, 生员一旦获得乡试资格,所在官学会发盘缠银, 少则5钱,多则1两。

徽州府重文风,虽穷但发的多, 顶格按1两发。

安庆府不大兴文,又不甚富裕,标准也定得低,大多只领得到5钱。

按大历通货膨胀的物价折算,5钱能换500文, 大抵等于现在的五百来块。

如黄五、朱有才、顾大虎之流,自是看不上这点碎银子。

要不要回徽州领钱?NO!

这么点钱还不够他们雇一趟车的。

而原疏和安庆府的山娃子就不一样了。

蚂蚁再小, 那也是肉,若是省着点花, 路上再蹭着点用,这几钱银子够他们来回路途开销了。

可怜穷鬼原小七,提议被拒,咬着袖子嘤嘤嘤。

奈何没人理他,黄五干脆慷慨掏出一锭黄的扶贫,“莫吵莫吵,我替府学给你发了。”

原疏:“你这是明晃晃在羞辱我!”

他将金子放到嘴边咬了一口,品味了一番金钱的腐臭味。

尔后半点不客气地往怀里一揣。

加上这枚,也攒五十两了。

与周家退婚进度:(50/1500)

一想到这进度条,他喜笑颜开。

“没事,我皮糙经得住,可以让羞辱来得更猛烈些!”

黄五:去去去!

人穷果然容易失心疯,论会挣钱和会投胎到底哪个更重要。

被撵了原疏也不生气。

还抽空子给他姐姐去信一封,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姐姐一定记得托人替他去领这一两。

叮——与周家退婚进度(51/1500)

安庆府的考生们就没有这般幸福了。

他们舟车劳顿,哪来的回哪去,可钱搞到手又面临一个监介的问题。

那就是上头限制金银流通,所以事实拿到手的,只等额宝钞一张。

能在钱庄通兑铜钱500,但报以死,大多数钱庄都限额。

“哎呀,时秀才,这可怎么是好,今天通兑1000文,刚刚您同窗已经兑走啦!

您看您是过几日再来,还是换个店看看?”

傻子都知道,宝钞没有铜板好花。

虽说山水迢迢,背一包裹铜钱怪沉的,若是不巧被富裕同窗见着,还要被嘲一身铜臭。

可他们还是要换。

因为宝钞越来越难花了。

年成好的时候不觉得,今年两轮灾害一洗礼,买米换粮已非钱币不取。

若是捏着这张纸出门,大抵是要饿死在路上。

等几日?他等得起,乡试等不起。

开考在即,留给他路上耽搁的时间不多了。

时勇步履沉重地回了趟望江的乡下老家。

三间土坯茅草屋。

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

见着他怯怯的,不敢喊爹。

他媳妇这个时候,定是在地里忙活。

他一一摸了把孩子们的头,进到里间,在他们夫妻藏钱的褥子里,翻出来一钱碎银。

他犹豫片刻,叹了口气,还是细细将钱藏回去,连带着新领的宝钞。

从米缸里舀了一碗碎米,又匆匆去邻家借了几碗,这才匆匆往驿道上赶。

同窗李家的车马会经过这里,可容他蹭一个车尾去府治,这又能省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