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启越才不管这些。
他脸上现在直发烧,滚烫的热度随着面前人的视线落下,一路烧到了心坎里。
想想看,余哥,啊不,余神拥有着奥运五冠王,极限运动超级大神的闪亮身份,这是多少人想见都见不到一面的无敌存在!
结果现在居然跟自己在一个队里训练,说出去自己也能厚着脸皮自称一句师弟。
缪启越想越激动,听见余曜发问,响亮地答道,“没有!”
他的高声吸引来了更多的视线。
余曜默了默,下意识看了看墙壁等身镜里的自己。
不凶神恶煞吧,也不够严肃苛刻吧,怎么就把小孩吓成这样。
他看了眼缪启越满脑门的汗,本来想问的就问不下去了。
一直到少年笑了笑,扬长而去,缪启越才一下坐倒在器械上。
周遭的小队员都聚拢了过来。
“余哥说什么了?”
“他怎么找你说话了,说的是什么?”
“你快说话啊,别吊我们胃口好不好!”
周围人都在催促,但缪启越脑子晕乎乎的,满心都在欢喜着自己终于跟崇拜敬仰的偶像说上话,还是偶像主动来问的,根本顾不上答。
同宿舍的柯杓看得直摇头,“完了,又一个被余哥迷倒的,不中用了,埋了吧。”
大家没问到结果,不甘心地散开继续训练。
但很快也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毕竟这样跟余曜说上一句话就乐颠颠的人太多了,他们嫉妒,不是,羡慕也羡慕不过来。
队里这种微妙的氛围不出意外地被教练们敏锐地捕捉到。
他们在例会上跟柴广涛反应过,但大家讨论过后,又普遍觉得这种情况未必不是好事。
“就该有个小余这样的人在队里,”柴广涛一锤定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往和崇拜也会成为努力前进的动力!”
于是在教练们的默许和时不时的提及下,队里的余哥热不仅没随着时间降温,反而愈演愈烈。
以至于余曜感觉自己每天都是满耳朵的余哥余哥余哥,在第三个月初准备去y省练习冲浪时,更是被不少人一直送到了省队大门口。
一回头就能看见一群人可怜巴巴地扒着栏杆,眼泪汪汪地欲语还休。
来接人的戚本树看得牙疼。
“小余,你给他们灌迷魂汤了?”
余曜扬了下眉,“怎么可能。”
“那你都干什么了,上次我来还不是这样。”
余曜拎着行李箱坐上车,回忆了一下,笑笑道,“也就是看见他们发力错误的时候提醒了几句,在他们问我解题思路的时候基本知无不言,偶尔还会跟大家一起聚聚餐。”
戚本树磨了磨牙,“这还叫没什么?”
这搁在其他运动员身上估计大牙都要笑掉好几颗好不好!
像攀岩这种冷门项目,很多教练因为自身水平的缘故都未必能及时发现运动员的错误,好,余曜指出来了。
解题思路这种更是私人机密,结果余曜一点都不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