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岩的诺斯线上,余曜和艾莫斯已经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合作。
余曜领攀,艾莫斯跟攀。
余曜无保护抵达第一段线路的保护站后,随即,艾莫斯也跟攀了上去。
在观众们紧张兮兮地瞩目中,两人在保护站成功汇合。
第一段线路完成异常顺利。
观众们甚至觉得,自己只是看着余曜左手上,右手抓,抬腿踩稳,再引身用力,不断重复了几次类似的过程,少年就已经停到了第一个保护站上,顺利完成了此行的第一段线路。
【小鱼爬得好轻松】
【好棒好棒】
鱼粉们望着灰色岩壁上少年悬空时,四肢修长的身影,就开始粉红星星眼。
他们中有单板粉,也有top粉,颜粉,纯粹的攀岩粉反而少得可怜,自然也不是很懂这条线路难不难,难点又在哪里。
只是单纯地觉得,少年攀登时的一举一动流畅优雅,光是看着就赏心悦目。
既然好看,那就值得来上一次欢呼!
弹幕里的粉色小心桃刷得飞快。
对此,潜水在直播间里的户外攀岩爱好者们大多冷嗤一声,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诺斯线整体定级是很高,但大部分路段的攀登都不算难,譬如余曜正在爬的第一段,定级是5.11d。
换算成抱石v系统,就是最最基础的v3。
连v4都算不上,属于系统学过攀岩后,有手有脚有胆子就能上,顶多算是业余爱好者的天花板,对专业运动员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这有什么好欢呼的?
根本就不够看好不好!
资深攀岩爱好者们兴致缺缺。
完全忽略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在看见自己喜欢的小运动员,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只靠手脚配合,就爬上了光滑垂直的十几米高岩壁,是一种多么震撼的视觉冲击效果。
眼见余曜整个人悬空在保护站,正在用绳子把跟攀的艾莫斯拉上来。
攀岩爱好者们就在论坛里讨论起诺斯线上的真正的难点。
第一个被举出的是变化拐角。
【变化拐角的评级达到了5.14a!是诺斯线上最难的路段,偏偏还位于第27段线路上。攀岩者的体能在抵达时就已经到了极限,还要拼命应对,变化拐角绝对是这条线最后的守关大boss!】
也有人觉得大屋檐才是难点。
【变化拐角是很难,但别忘了,第22段上的大屋檐也是狠角色,评级是5.13d,跟5.14a也就差了一个档而已,又难又长,没有两个小时的挣扎,基本上不可能攻克下来】
还有人投了摆荡之王一票。
【等等,难道你们忘记了第十七段上的King Swing,那可是摆荡之王!全程技术操作最难,方案最多的路段!第一次攀登掉落可能性接近百分之百,还是在第十五段一连串无保护光滑挂片消耗体能之后!】
攀岩爱好者们一连提名了三个公认的线路难点,每一个都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就算是余曜自己看见了,也不得不承认,这三个路段,即使是他自己,在挑战难关之前,也没有把握能够全力拿下。
甚至可以这么说,诺斯之所以能作为经典线路久盛不衰,这些让人闻风丧胆的难关功不可没。
少年还没有来酋长岩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三个在路书用红色粗体特别加重凸显的重要位置。
更是在视频里见证过尝试者们一次又一次的狼狈掉落。
但越是难,挑战起来的刺激感就越足,越会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征服难度。
这是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好胜天性。
余曜也不例外。
如果可以,在上崖的第一瞬间,他就想先去尝试这三个难点。
可惜它们都位于后半程。
只有完成了漫长的前半段线路,才能有资格与它们亲切会晤。
余曜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但也并没有特别的失落。
毕竟三个位置的难度地位,少不了前半程体力消耗的加持。
刚刚开爬体力好算什么,能以体力殆尽的疲惫之躯打败它们,才算得上真真正正的战胜与征服。
余曜很快摆正了心态。
他等艾莫斯确定好自己悬停在了保护站,就抽出自己的绳索,继续向上爬去。
三个高难度位置都在后半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诺斯线上位于前半程上的其他路段就轻而易举。
事实上,从第二个路段开始,诺斯线就露出了渐渐狰狞的真实面孔。
第二个路段有一个摆荡。
不算难,但夹角缝隙异常隐蔽,光靠双手很难支撑起全身的重力。
自己必须在摆荡的同时,不断寻找新的支撑脚点。
余曜很快就确定好了攀爬要点。
他重新补了镁粉,把沾满白霜的十指直直伸进夹缝里,就再度屈起关节,以手为塞地固定住了自己。
攀岩鞋底由硬橡胶制成,在灰色的粗粝花岗岩表面如鱼得水。
余曜精准无比地将鞋底顶在崖壁的预定点上,随着指关节在夹角里的支持位置持续上升,不断更换着位置。
最终成功借助摩擦力的作用,稳稳当当地通过了第一个考验。
但这只是诺斯线上全程无数个摆荡,直至抵达摆荡之王的开始。
第三个勉强可以喘息的轻松路段才一结束,第四段线路就要再度迎来一连两次的双重摆荡。
余曜暂停在三四段间的保护站。
抬起头,琥珀色的眸子一眨不眨地望向右上方,边思索着尽可能节省体力的方法,边等待着艾莫斯的紧随跟上。
与此同时,酋长岩下。
戴维联系到的临时解说员也终于到场。
微微发福的中年男人在直播间镜头的甫一露面,就引得户外攀岩爱好者们尖叫连连。
【是老迈尔斯!】
【天呐,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你直播!我还以为你这个老小子已经退出攀岩界,专心开客栈养松鼠去了!】
【老迈尔斯,你是看见艾莫斯攀登酋长岩就坐不住了吧哈哈哈哈】
老迈尔斯,也即是余曜居住的客栈老板,艾莫斯的亲爹,在看见这条弹幕时不气反笑,胖乎乎的面孔上笑眯眯的,很是和善。
“是啊,用余曜家乡的老话,儿行千里,爸爸担忧,他要上酋长岩,我当然要来看看,这不就刚好被直播组抓住来解说!”
迈尔斯对着镜头耸了耸肩,做出了一个滑稽夸张的无奈动作。
熟知他的故事的户外攀岩爱好者都要笑疯了。
鱼粉们则是一头雾水。
这人谁啊,怎么好像很受欢迎的样子。
有人在弹幕里问出声,就有爱好者语气激动地开始科普。
【迈尔斯·阿普尔顿,你们都没听说过?】
【他比唐和宋齐名的时代还要久远!在那个攀岩技术和设备还不发达的年代,他是酋长岩上十数条线路的最短时间纪录保持者,还成功首攀过五条线路并命名!也是他第一个提出,或许可以从搭便车路线徒手攀登酋长岩!】
【哦,我说得都要哭了,如果不是那场该死的意外,酋长岩的桂冠说不定就是他的……】
意外,什么意外?
有些好奇的鱼粉跑去了搜索引擎,再回来时,看着老迈克斯那张笑得畅快舒心的面孔,不由得肃然起敬。
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在人生最得意时骤然跌入深渊,还能重新站起。
这样的人理所当然地值得大家的尊重。
【不过……这位大叔是不是话太多了点,我们对攀岩一窍不通,正等着他解说翻译呢】
有人小心翼翼地发出弹幕。
老迈尔斯不懂华国语,但并不妨碍他自己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占据太多话题。
解说员就应该隐于幕后,把舞台都让给闪闪发光的挑战者本身才对。
老迈尔斯坐到了直播团队临时搭建的桌子旁边,摸出老花镜,一本正经地看向屏幕。
“让我看看,两个小家伙到了哪里……”
“哦,他们在第三段终点的保护站上。”
老迈尔斯突然笑了起来,“艾莫斯那个臭小子!让余领攀就算了,居然还让余把他拉上来,真该狠狠地踢他的屁股!”
可不是,艾莫斯对酋长岩更熟悉,年纪也更大,结果居然在平平无奇的第三段打滑,还要靠年纪更小的余曜把他拉上来。
听懂这一句的观众们都跟着笑起来。
屏幕里,艾莫斯原本正在拽着顶绳往上爬,突然就觉得屁股一凉。
但他也没心情关注。
等到了保护站,就连忙撑着岩壁,恶狠狠地给两只攀岩鞋各打了一个死结。
力道之大,简直像是要把攀岩鞋焊在脚上。
艾莫斯是真的很气。
要不是因为鞋带松了,他才不会打滑,更不会需要靠余把自己拉上来。
这也太丢人了!
一想到明明打定主意看余曜有什么能耐的是自己,结果反而是自己先在第三个路段折了戟,还是靠余帮了自己一把才没有出冲坠事故。
艾莫斯刀削斧砍似的帅气脸上忽然晕出红来,刚要道声谢,就见余曜“啪嗒”一声,把自己的绳索从快挂里取出来。
“第四段。”
少年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分给搭档。
仿佛满心满眼都只有眼前灰突突的岩壁,不断向上攀爬才是他唯一的使命。
这样忽视的态度,搁平时,艾莫斯早就生气起来,但放在此时此刻,艾莫斯反而觉出一种自在。
甚至比余说没事不要紧还要自在。
至少说明少年是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艾莫斯望着少年踮起脚尖,去捞摆荡挂片的背影,不知不觉间,原本因为唐清名而对少年生出的偏见就淡了不少。
或许余和那个姓唐的只是师徒而已。
艾莫斯把这个念头在心里滚了滚,爽快决定以后要把这两人分开来看。
他一改前两个路段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认真地拉住另一头系在余曜身上的安全绳索,随着少年的稳步前进,一点点送绳。
艾莫斯的态度改变很轻微。
但知子莫若父,老迈尔斯在看清儿子态度改变的一瞬,就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他笑容满面,“哦,看来我们的艾莫斯终于端正了态度。”
老迈尔斯想得很简单。
他对这次攀岩的胜利与否其实并不关心。
毕竟自由攀登有绳索保护,发生了冲坠也不要紧,命还是能保得住的。
就算是失败了,困在崖壁上下不来,呼叫救援直升机,也就是花点钱的事情。
但如果两个孩子因此失和,梁子结得越来越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短短几天的相处,老迈尔斯很喜欢这个一看就是发自内心热爱酋长岩和优胜美地公园的华国小孩。
也很期待自己的儿子能够拥有一位心性纯粹坚定的固定搭档。
迈尔斯的目光落在第四段上。
“余正在够摆荡挂片,但他的身高有些抱歉,我也不赞成他只靠踮起脚尖的方式。”
画面里的少年背影顿了顿,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所以余,你会有什么好办法吗?”
迈尔斯含笑地隔空问着。
酋长岩上,余曜尝试了几下不中,也就停了下来。
他盯着那个凭借自己的身高很难够到的挂片,微微喘着气,似乎有被难住。
头顶上方,突然就有人探出头来。
“嗨,需要帮忙吗?”
余曜下意识抬起头。
就看见一张热情的笑脸从岩石平台边缘露了出来。
第四段的终点,是一个名为镰刀崖的小平台,很多攀登者都会选择将自己的拖包放到这里,等第二天开始直接从这里重新出发。
此时在平台上的,就是一对毕业旅行的年轻小情侣。
二十来岁的青年最是热情,见紧跟着他们后面的那个东方小孩因为身高的原因停了下来,就很主动地想要伸出援手。
但余曜很委婉地拒绝了他们。
身高的问题由来已久,他从来没有靠外力解决的习惯。
只是比正常人难一点而已,凭借更高难度的技巧就能成功解决。
少年缓过了几息,就伸手抓握住了斜上方一条竖直的岩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