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进入后半程,余曜面对的第一个难关就是King Swing,摆荡之王。

这也是全程线路中技术最复杂,过线方案最多样化的线路,难度可见非同一般。

再加上,既然都能称王了,自然会有无数车卒拱卫于王座正前方。

余曜在脑海中回忆着路书上的标识。

摆荡之王位于第十七段。

除去第十四段是过渡段,难度不高之外。

从第十五段开始,就是无保护烟囱,以形似德州地图而闻名。

第十六端则是挂片梯和靴子薄片的叠加组合。

也就是说,在抵达三大难关的第一关,摆荡之王前,自己必须要先闯过无保护烟囱,挂片梯和靴子薄片三个小难关。

等等,三大难关的另外两关,大屋檐和变化拐角,好像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小难关拥趸。

余曜突然就感觉这样的说法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但是仔细去想的话,一时之间还真有点想不起来。

还是听完了老迈尔斯解说的华国观众们群策群力,很快就反应过来。

【这听起来怎么跟西天取经似的,还要过九九八十一难】

【可不嘛,三大难关又有各自的小难关,这不就是三三九难】

【本来以为三大难关就已经够难了,万万没想到,难关周围还有难关,这可真是难上加难!左右为难!怎么办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迎难而上!

余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短暂休整过的充沛体力,让他几乎没有丝毫停留,就抵达到了第十四段终点的酋长塔顶端。

少年在崖壁突起的天然平台上站直身,等待艾莫斯跟上的同时,认真打量着自己即将要穿过的无保护烟囱。

此时的诺斯线已经过半。

正常的大岩壁攀登者,如果选择拖包在岩壁上过夜的话,大多都会在酋长塔,也就是余曜现在所在的平台附近停驻。

毕竟酋长塔平整,面积大,是非常理想的露营地。

就连酋长岩下正在解说全程的老迈尔斯都忍不住感慨道,“这可是六星级的露营地,比五星都多一星,平时抢都抢不到呢!”

可正常连抢都抢不到的露营地,此时并没有什么人。

原因也简单。

想要过夜的人,一般会在下午日落前后到达这里。

但现在却才上午十一点刚出头。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了这句没什么反应,但在论坛里,有人突然说了句。

【也就是说……余抵达酋长塔,只用了其他人一半的时间?】

这句话惊醒了很多人,也让他们懵了下。

【等等,为什么我们才反应过来】

有人弱弱道,【好像是因为大家都光顾着挑刺和惊讶去了】

但也有人从头到尾都很清醒,【不对,是因为余的动作流畅优雅,我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的速度其实一直都是其他人的两倍!】

有技术派大佬说干就干,不多时,就拉出了余曜和网上公开攀登者的同路段视频对比。

对比gif图被分成了三格,中间那格的少年动作单独看上去不紧不慢,没什么特别的。

可一旦跟左右两组攀登者放到一起,就显出他似乎快得格外惊人。

伸手后,就紧跟着引身向上。

一落脚,就紧跟着探臂侧身。

少年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毫不迟疑的,如同一首旋律不断的乐曲。

每一个动作更是完美得就像是已经解析完路段,被设定好固定程序的智能机器人。

对比另外两组攀登者,每一步还要谨慎确定一下自己有没有抓握牢固,可不就被衬出了龟速。

这张对比图一出,围观的论坛吃瓜群众就都在啧啧称奇。

【余的动作很有节奏感】

【他都没有尝试岩点有没有踩稳】

【速度真的好快,像是在峭壁上飞,我都怀疑他可能真的能在天黑前登顶诺斯线】

最后一个猜测被打到了直播间公屏上。

但这一次,并没有很多攀岩爱好者跳出来反对,主要是对比太鲜明,优势太突出,甚至让人怀疑,艾莫斯才是拖了整支队伍后腿的那个。

毕竟加上跟攀者的时长,整个攀岩的过程就被乘了二。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艾莫斯的缘故,余曜说不定在上午九点就已经抵达了酋长塔!

他实际上比其他人快了足足四倍!

这样的猜测一下席卷了观看直播的攀岩爱好者们的心神。

但这样的震撼只是暂时的。

大家很快就意识到,余曜快是快,可还有艾莫斯在。

两个人一前一后,一领攀一跟攀的话,行程就会被乘以二。

才十三段线路就已经花费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是二月,天黑的又早,撑死到下午六点就要天黑。

而现在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也就是说太阳只给他们留下来了五个小时的时间。

乍一看是很充足。

但后半程的难度系数乘得可不止是二,光是大屋檐一关就可能耗费掉不止两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换做是带了拖包的攀登者,还有可能戴上照明头盔,摸着黑接着爬,但余曜他们两个戴得分明就是普通的头盔,根本就没有摸黑继续的条件。

他们甚至还要饿着肚子!

论坛里好半天才有人叹息了一声。

【NIAD是很酷,但余和艾莫斯才第一次尝试,能够NIAP就很可以了】

NIAD和NIAP,是酋长岩爱好者们私底下很喜欢的首字母缩写暗号。

NIAD——Nose In A Day!

意为:在一天之内爬完诺斯线。

NIAP——Nose In A Push!

意为:在痛苦的煎熬中攀爬诺斯线。

咳咳,后者其实就是尝试一天之内失败了,给大家的一个自我安慰,安慰大家至少Push过。

前者才是真正炫酷的表达。

攀岩爱好者们慕强,所以在余曜近乎不要命似的徒手攀登Stoveleg Crack大裂缝后,一边倒地对这个华国少年生出好感。

攀岩爱好者们讲究实际,所以在短暂被少年攀爬的高速惊艳过后,很快又回归到了不相信余曜能够完成NIAD的意见质疑中。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态度柔和,语气委婉,真心实意地在为少年叹息和心疼。

只可惜这样的心意,注定是余曜所不能领受的。

NIAD,Nose In A Day,是他在上崖前就决定了的目标。

目标之所以为目标。

于余曜而言,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达成的最终目的!

眼见艾莫斯也登上了酋长塔,少年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绳索从挂片里取出来,却没有立时继续。

“怎么了?”

眼见同伴澄澈如琉璃的琥珀色眸子盯住自己不放,正在擦汗的艾莫斯就是心尖一跳。

“艾莫斯,”余曜斟酌着语气,尽可能地不要吓坏同伴,“你觉不觉得,我们的速度有点慢,这样下去可能很难在天黑前解决掉诺斯线。”

艾莫斯下意识点了下头。

心想可不嘛,要是余曜第一次上诺斯线就成功登顶,还能实现NIAD,那得有多少积年累月的攀岩者当场心碎。

不过,就算不能登顶诺斯线,看他刚刚在大裂缝的表现,艾莫斯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接受有这么个固定搭档。

难道余的意思也是想说,希望自己能够在他没有NIAD的情况下,继续接纳他成为自己的固定搭档?

艾莫斯不自觉地挺挺胸脯,轮廓深刻的微黑下巴微微抬起,充满自豪。

“我觉得我也不是不能——”

他的话还没有说到一半。

就被余曜云淡风轻地打断,“我们用行进间保护吧。”

两道少年音撞到了一起,一者清润,一者不羁。

艾莫斯慢半拍儿才跳了起来,“啥?”

情急之下,他连久远之前,宋远方教他的华国方言都蹦了出来。

但艾莫斯也顾不得了,他瞪大了双眼,背后的寒毛都惊得直立。

“那可是行进间保护!余!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艾莫斯用力抓住了自己的头发,甚至还想去薅余曜的。

余曜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少年微微眨动了下长长的睫毛,小扇子一样好看地忽闪几下,“但是艾莫斯,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不是吗?”

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可行,虽然风险很大。

可那又如何呢,想要快,当然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更何况对于攀岩运动而言,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安全。

过分追求安全,必定是以牺牲时长和体力作为代价,长期暴露在危险的山地环境中,反而增加了意外的可能性,带来绝对的风险。

这些艾莫斯当然也知道。

甚至在攀爬第十四段时,他还在想这件事,也想过行进间保护的可能性。

只不过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决掉了而已。

毕竟他们还是第一次组搭档,行进间保护,需要的是领攀者对跟攀者绝对的信任。

余主动提议,是因为他对自己已经很信任了吗?

想到这儿,艾莫斯原本一脸不敢置信的神情渐渐转为了动容和复杂,动了好几下唇,但都没有再继续开口反驳。

余曜就知道艾莫斯有了动摇。

他把重新延长过的绳索收紧在两人间,唇角上扬一下,“还是我领攀。”

少年明摆着就是把绝对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绝对的信任留给了搭档。

既然如此,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

艾莫斯本来就是人来疯的性子,要不然也不会被唐清名看中,特意配给了自己认为很疯的得意门生。

“好!那就用行进间保护!”

艾莫斯把长长的绳索用力一拉,激动地目送余曜第一个出发。

余曜点点头,就继续自己的第十五段征程。

大烟囱之所以被称为大烟囱,就是因为有一块形如德州地图的大片岩石,可供攀爬的,就是这块岩石和内侧岩壁的夹缝。

仔细说起来,更像是两面不规则岩墙的夹缝。

不算难爬,就是有点费膝盖。

余曜用脚尖和膝盖分别抵住夹缝的两面,一点点膝行而上。

先是可以卡住膝盖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