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曜的自信并不是空穴来风。
这种凭空而来的一定会成功的信念,不止是源于他今天在横道上千百次的尝试,更多的,是一种直觉。
余曜曾经在第145号世界专攻过射击。
与大众所想的射击对视力的依赖性极强不同,很多射击名将都是近视眼。
甚至有位射击名将,裸眼视力仅为0.1,近视度数高达650度。
这样的视力,不戴眼镜的话,基本上就跟网上那句常见的调侃差不多,五米之内雌雄莫辨,五米之外人畜不分。
按照大众的思维,近视眼或许根本就不适合从事射击这种对视力精度要求极高的运动。
但事实上,这位华国名将曾经参加过整整六届的奥运会,还获得过两次奥运金牌,充分证明了射击跟视力的关系确实不大。
余曜也在进入射击国家集训队的第一天,就听到教练在人群最前面训话。
“10米的距离看4.5厘米的靶子,你能看得见才怪!射击靠的是你们远超视觉的肌肉记忆,靠的是你们眼心手的配合和心理稳定性,你们如果能做到眼中无靶,心中有靶,根本就不需要看靶心!”
“射击真正靠的,是你们的感觉!”
最后这句被余曜记在了心里,即使后来又穿越过很多个世界,都不曾忘记,反而是越来越意识到——
或许不止是在射击领域。
在很多运动领域,运动员所依靠的,都是自己的感觉。
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目标。
还有谁能比自己更清楚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能概率。
还有谁能比自己更敢肯定,自己一定能赢?
长年累月,超乎寻常的刻苦训练,这些都是运动员敢于对自己的胜败与否有所感觉的全部底气。
现在的余曜就很有这种底气。
他在攀岩上的技巧训练已经在现实和虚拟空间里千锤百炼,打磨至巅峰。
今天一整天,超过百次的尝试和记录,他也已经在脑海里建立起了纤毫毕现的横道路线模型。
再没有多少人会比自己现在很清楚,这条路线上的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支点,并且对这样的支点要用什么样的角度和力道都熟记于心。
余曜甚至有一种错觉。
他已经将自己的大脑变身为超高速的精密计算机,一刻不停地运行着名为横道的立体空间副本,曾经所有的尝试,都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数据调教和运算程序而已。
直到现在,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运算结果,所欠缺的只是程序的再一次启动。
那还等什么呢?
少年掀起了长且浓密的深色眼睫,在昏暗中依然闪烁如繁星的琥珀色眸子里光芒四射。
当然是要马上收割胜利。
余曜向自己的左手边望去,头盔上照明灯就映照出一长条与周围岩石迥乎不同的条状石带。
他深吸一口气,身体向上挺起,开始了自己心目中的最后一次横移。
观众们也在少年这场异常漫长的预备期里,嗅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胜利味道,打心眼里希望余曜能够一次成功。
【好激动】
【加油!余!上帝从来都青睐最勤奋的选手】
【酋长岩也会看见你的努力和天赋】
此时已经是j州的晚上九点,也即是华国的中午十二点。
正是一天之中短暂的午歇时间段。
很多网友们都刚刚结束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此时正吃着饭,在热门话题的提醒下,打开了自己收藏夹里的直播链接。
菁英十三中的食堂一楼。
高二八班的楮黎明就和好兄弟吴晗智再次凑在了一张桌子上。
楮黎明正在看着自己的手机,就被吴晗智语气激动地打断,“老楮你看电视机!”
楮黎明下意识地往食堂大厅的隔断墙体上看。
才一抬头,就看见平日里总是播放一些新闻,亦或者是小品动画片的电视机屏幕上,出现的赫然就是自己手机里余曜才要出发的一幕。
老迈尔斯加油鼓气的解说也从熙熙攘攘的打饭人声里钻进耳膜。
“校长转性子了吗?”
楮黎明一下睁大了眼。
现在的学生一点都不傻,都知道能在食堂大厅里公然播放,非得是校长首肯点头了不成,非常罕见。
类似的事情之前也只出现过一次。
还不是直播而是回放。
那是寒假才结束,大家才返校的时候,食堂电视机上很是回放了一阵子余曜的冬奥赛场视频,害得大家经常吃个饭都吃得热血沸腾。
但酋长岩的直播也有好几天了,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楮黎明才不信他们那个挂在嘴边要提升学校知名度的校长会不知道。
他之所以放弃那么好的宣传效果,唯一的可能就是,校长对播放这种危险系数极高的户外攀岩活动有所顾忌,所以才会选择装死回避。
怎么突然就……
楮黎明像是想到什么,连忙低头搜索了一下余曜的关键词。
果然就看见了华国对外宣传部门齐齐下场的消息截图。
“我就说嘛!官方怎么可能不支持余曜!”
余曜可是第一个一天完攀诺斯线的华国攀岩者,黎明之墙的第一个华国挑战者,更是唯一一个敢放话挑战徒手攀登黎明墙的攀岩天才!
这样集勇气,胆识,天赋、努力于一身的天才少年,理所应当值得官方的赞赏和褒奖。
楮黎明几乎都想要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心里的兴奋和激动更是如同决了堤的洪水般,浩浩荡荡地想要从心底里一股脑倾泻出来。
但是现在不行,他还要看余曜能不能成功穿越横道!
楮黎明强行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一面机械似地往嘴里塞饭,一面仰着头,用期待紧张的眼神盯紧屏幕里同样浑身紧绷的隔壁班同学。
余曜倒是不知道自己在学校同学里都收获了这么铁杆的支持者。
他全身心都在照明灯所能照亮的眼前分寸之间。
既听不见老迈尔斯的加油,也看不见弹幕里的鼓劲,但并不妨碍他对接下来的线路充满信心。
只是需要将脑海里所构思的超精细方案完全浮现而已。
只是需要在夜攀看不清全景的昏暗里提心吊胆而已。
有什么难的吗?
这种程度的难题,根本就不可能困得住他!
少年平心静气,甚至有一种完全进入到自己所思所想的境界之中的出窍感。
如同射击时不需要看清靶心一样。
他也不需要看清横道上的每一个支点。
只需要把手指贴合在岩壁上,向下滑过一寸,就能用柔软发红的指腹紧紧按住那个突起不过几毫米的微型岩点。
少年在发力前将劲瘦的腰肢无声抬离岩壁。
再抬起一只脚,悬空,抵在更左的岩壁上,开始发力的绷紧腰身就在悄无声息间贴近到了岩壁的边缘。
一整套的动作悄然无息。
宽大冲锋衣都藏不住的张力十足的肌肉线条却亮眼到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还有修长优雅的四肢,稳定而柔韧的足弓,挺拔且柔软的腰背……每一处都是女娲造人时精心捏就的最完美比例。
这是力量和魅力的双重加持。
伴随着收音设备的现场收声,甚至带来了一种奇特的临场感。
就好像只是看着余曜攀岩,就能感受到他用心抓住每一个岩点的瞬间,耳畔是悬崖上的风和急促的心跳声,手脚也不由得随着少年的动作松握碾动。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
观众们惊艳,一时之间却还不能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此时的视觉观感。
但老迈尔斯已经不能再按捺住自己滔滔不绝的溢美之词。
“余似乎将先前的失败都汲取成了自己的经验!他的横移姿态变得更加从容,洒脱,且不失自信,每一次抬手落脚间都多出了慵懒和随性的味道。”
“我怀疑他记住了自己接下来要走的每一步路线,并且有了绝对自信的应对方式。要不然的话,他怎么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还能气定神闲地摆出一副他一定会赢的自信姿态?”
老迈尔斯不要钱似地从各个角度将余曜夸成了一朵花。
观众们早已习惯,很自然地入耳不入心,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屏幕上的少年身上。
有攀岩爱好者提出疑问。
【余的速度是不是比刚刚更快了?】
还很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就有技术大佬敲击几下键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不,他比之前甚至还慢了点】
【慢了点?怎么可能,他明明不断地向岩壁左侧前进,没多久就前进了好大一截】
【是真的,他确实比之前慢】
技术大佬甩出了自己拉视频对比的屏幕gif动图。
同一段线路的左右对比格子里,左边的白天版少年肉眼可见地要比右边的黑夜版少年快了不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