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贺知行出差了。

准备来说不是为了工作而出的差,而是出国探亲。

两人在温泉度假村待了一天,第二天中午就回归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上。

没几天,贺知行接到了一通蓝书柳打来的电话。

电话的内容很家常,无非是在关心他的近况,通话中途还提到了方霁,问他最近还好吗。

贺知行听见母亲问起这个问题,没有直接替方霁回答,而是拿着手机从客厅进入卧室,示意方霁。

一通电话猝不及防送到面前来,方霁懵了一会,推脱不是,接也不是。

下午贺知行开车接他下班,一起吃完晚饭,到了贺知行家里。

方霁心想,果然不该色迷心窍的。

还有长辈在那边等着,方霁不敢怠慢,只能硬着头皮接过手机,顶着一副略微沙哑的嗓子聊天。

蓝书柳听出他声音的不对,问他是不是晚上空调开的太低吹感冒了,言语间尽是心疼。

手机抵在耳边,方霁说“是”的同时没好气地瞪了贺知行一眼。

贺知行非常识趣,这次没在他打电话的时候捣乱,而是在一旁给他按摩,帮助放松半个小时前痉挛不止的小腿。

方霁跟蓝书柳聊完,一把将手机拍回到贺知行手上,说自己困了要睡觉,今晚分房睡,多少带着点个人怨气在里边。

于是贺知行拿着手机去了另外一间房,退出去前顺便给他将灯关上。

一月前,蓝书柳曾专门从国外飞过来看望儿子,聊起过关于贺鸿志的身体情况,这次没忍住又提了一嘴。

贺鸿志患上的疾病目前国内尚无根治的方法,就算到了国外,也只能做到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命周期。

每个月光是护理和医药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贺知行跟贺鸿志的矛盾并非毫无根据的突然爆发,而是常年累月积压已久,在岁月的长河中一点点形成了如今对峙的局面,彼此暗自较着劲,谁也不肯先一步低头妥协。

七年前的一件事,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贺知行承诺过会到国外医院看望贺鸿志,这事一直在他的日程安排上。后面发生方霁在S国遭遇车撞、绑架等一系列事情,陪着他处理时不得不将看望往后顺延了一些日子。

蓝书柳此次打来电话并没有催促他的意思,不管是丈夫还是儿子,在她心目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两个人。

这通电话结束的两天后,贺知行飞往了国外。

当天是方霁去送的他,车上除了他们两人和一只行李箱外再没有其他。

“说起来,这车我差不多有一个月没开过了。”没想到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开是送贺知行出国。

整个送机流程非常简单,没有过多言语,没有太多留恋,仿佛只是白天出门上班,晚上又会回来,毫无要出远门的离别气氛。

仅有一个在车内一触即分的吻。

“剩下的留着回来再亲。”

-

贺知行乘坐的飞机落地,正值清晨,国内外存在较大的时差。

第一天,贺知行在医院附近订了酒店,掐算着国内这个点方霁应该已经睡下,便只在微信上给他编辑了一条报平安的内容发过去,随即打车到酒店,收拾好行李,去见蓝书柳和贺鸿志。

晚上方霁下班,两人简单通了一个语音电话,便各自去休息。

第二天,贺知行意外得知了一个夫妻两人共同隐瞒着他的事。

此前,有位多年致力于研究神经性疾病方面的专家,提出一套大胆的手术方案。若是手术顺利成功,能为患者延长最少三年的生存周期,但若是手术失败,最坏的结果可能无法走下手术台。

手术的成功率只有60%,蓝书柳听到后整宿整宿地睡不好觉,经常一个人坐着走神,偷偷抹眼泪。

这件事上,无论怎么抉择,都关系着丈夫的生命安全,她实在选不出。

贺鸿志自然觉察到了妻子的情绪,宽慰她人各有命,如今想过的日子都过了,他已经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活着的人却难以释怀。

经过多日考虑,贺鸿志最终决定尝试手术,去博那个几率渺茫的寿命,并在相关知情书上签署下自己的名字。

这事发生在半个月前,贺知行从始至终毫不知情,直到来了医院,才从蓝书柳口中得知,旋即转头看向坐在病床上的中年男人,眼中有一瞬间充满了茫然和错愕。

岁月的笔触抚过男人的两鬓,将原本乌黑的发丝悄悄替换成了霜雪般的银白。

即便是在病床之上,他的背脊仍旧像年轻时一样挺拔不屈,眉宇间的棱角分明,不经意间流露出那刻在骨子里的刚强与坚韧。

贺知行知晓的这天,手术所需的东西已经差不多准备齐全。他没有质问两人为什么要瞒着他,而是走到床边,冷静得不正常。

“手术的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父子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外貌与气质,就连面对难题的反应都如出一辙。

贺鸿志神色严肃,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道:“你不用专门飞这趟,来回浪费不少时间。”

贺知行道:“我说过,当初你要求的事情我已经兑现完成,剩下的人生和决定交予到我自己手中,包括这次。”

蓝书柳听见父子俩人针锋相对的交谈,不禁摇头,长叹了口气。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明明心底都装着对方,说出来的话却如此凉薄。

第三天,贺知行跟方霁通语音电话时,说了自己要在这边多待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