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变得稍微接地气的模样,让贺乙油然生出了亲切感,一种与君肖似之感。并非因为他们都穿着相似的衣服,而是他从少年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年以衣作壳,他以身作壳,皆属依靠伪装来入世。
贺乙这头刚感叹完,那边的少年却蓦地解了衣带。他似乎对腰间的系带尤为有兴趣,不停用手去扒拉,弄着弄着,系得不紧实的结便被他扒拉开了。
接着他发现自己忘了该如何绑回去了,于是抬眸瞅向贺乙,眼里写着不解。
贺乙只好又演示了一遍,少年眼疾手快,与先前一样无须贺乙放慢动作,便成功复刻,打了个漂亮的双耳结。
但贺乙还没来得及欣慰,那头的少年却又开始扒拉带子去了,转眼又解开了结,抓着衣带玩得不亦乐乎。
“……”贺乙几欲开口制止对方,却发现自己压根不知少年姓甚名甚。
说来,他好像也没跟少年自我介绍过,便对其道:“对了,我还未曾自报家门,鄙人姓贺,单名一个乙字。不知该如何称呼你呢?”
“贺……乙。”少年显然完全理解贺乙的话,然后还道出了自己的名,“xue ci。”
这听着像在回答他的问题,应当不是什么拒绝的说辞。贺乙便试着问道:“那我就唤你……xue ci?”
少年也不玩衣带了,点了点头。
“那你会写吗?”贺乙做了个执笔的动作。
少年微微歪了歪头,神色有些茫然。
贺乙原以为少年也就是不会写字,细问下发现少年是对写字没有概念,这便多少有些超乎他想象了。
不过震惊过后,贺乙又觉着合理。即便在现代,在他去过的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抓一大把的人从未接受过教育,更甭说这古代了,舂子村里识字的人屈指可数,花费得起笔墨纸砚的更是凤毛麟角,少年会有这种反应实属正常。
不过这纯粹是贺乙想岔了,村民虽多不识字,但见旁的人写字总是有过的,里长征收田赋时,签契画押时,年节张贴对联时,皆可见到,不至于对写字毫无概念。
过后,贺乙将关注点放回少年的名上来。为着自己便利,他没管那俩字是不是汉字、是什么字,就当是音译,取了常见的“雪瓷”二字,但想了想,“瓷”字少有用作起名的,不是很搭调,便在心里改成了“茨”字。
“……雪茨。”贺乙默默念道,声音之轻,几不可闻。
站在几米开外的雪茨却听见了,回喊道:“贺乙!”
贺乙略有些错愕,但未待他回应,却见雪茨忽然蹲到稍远的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盯着山下。不久,山下的方向传来了杂乱缓沉的脚步声,他视线自然而然往声源处移去。
只见两个身影由远及近,往这边来,其一是个身型富态的中年汉子,左手挎着个竹篮,右手拿着帕子不住地抹额头的汗,走一步喘两下。
其二则是个扇着扇子、蓄着美须的年轻男子,右肩挎着个木箱子,落后中年汉子几步,但步伐很是轻盈。此人先注意到了在不远处站着的贺乙,用食指勾下鼻梁上的小圆眼镜,眉眼轻佻地对着贺乙上下打量。
贺乙认得来人,年长体胖的是管他们好几个村的里长,后者则是村里的名人,他的真名原身也没有记忆,但村里人人都喊他唐疯子。
有生人前来,贺乙下意识瞟了眼雪茨所在的地方,却没看到雪茨他人,不知就这么会儿对方溜哪儿去了。
里长喘着走到牛棚附近,他此时才发现贺乙的存在,顿时大气一喘,将脖子上的布巾扯回面上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