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乃骈体文, 讲究对偶,开篇便是引经据典,用神话故事讲述天文。书中内容, 即便是贺乙听了也听不大懂, 好在章老爷子在念完后会逐个字句解析,还会挑几个典故讲一讲。
对比通俗易懂的话本与四字对仗的千字文, 《幼学》虽说是开蒙书籍,但阅读门槛并非一般的高。而贺乙的教学方式向来是偏实用的,旨在教会雪茨认字写字,像这等颇具风雅韵律与文学素养的内容, 他自己都不懂,便从未教过雪茨这类。
一同听书,他便知雪茨学习潜力真的非同小可,且雪茨又对这些典故类的东西尤为痴迷, 有天赋与兴趣的加成, 雪茨此番可谓是受益匪浅, 增长了不少知识。
贺乙在旁边听睡着了,醒来发现他们一老一小还在畅聊从书中延伸出来的知识与哲理。
章老爷子不嫌雪茨问题多,颇为耐心地解答与引导其思考, 面上不时掠过满意的神色。
不过老爷子的身体似乎着实不太好,贺乙有见着他不时按几下太阳穴,或是闭会儿眼,显然精神头不是很足。
贺乙便提议道,“若老先生不介意的话,便在这席上躺一会儿如何?因咱这还没盖厨房, 柴房又多粉尘不好生火,入夜前我去别人家里借厨房弄一些米粥来, 不知老先生可有忌口?”
“我不是什么教书人,当不得小友的一句先生,我只是在邢家做事的,小孙子喜欢听我念书,才常备着这本《幼学》。字很小,其实我都看不太清喽,依着记忆念的。见今日与这位小友投缘,此书便赠你吧。”章老爷子将那本不过一掌尺寸的书递给了雪茨。
雪茨道谢后便接过了书,翻看了起来。
“没什么忌口的,粥就很好了。”章老爷子累了,也顾不上客套了,很快躺到了贺乙的席子上歇了起来。
屋外大雨滂沱,昏天黑地的,贺乙给雪茨点了油灯,怕他看坏眼睛。可直到冒雨去郑家煮点蛋花粥回来,雪茨依旧捧着那本书在看。
原先贺乙是不大理解雪茨为何这么钟情于文字的,可见了好几遍后,他便多想了想。或许是因为在本朝,文字不似上一世的现代那般随处可见,繁体字虽繁复,但确实优美。加之书籍也是颇为珍稀的资源,并非现世里那般唾手可得。
雪茨初次到山下来,很多东西于他而言都是初见,是极为新鲜的事物。想想小时候大家的快乐都是很简单的,可能是一根笔直的树枝,可能是简单的颜料加水……如此想后,贺乙便逐渐明白雪茨身上这股对文字的热忱是多么可贵且再正常不过了。
“来喝粥吧,让眼睛休息一下。”贺乙招呼雪茨过来,又喊章老爷子起来喝点粥。
夜里雨势终于小了,可经此暴雨,这出村的路定然会很难走,夜路本就危险,贺乙便让老爷子凑合一夜,继续睡他席子,他则跟雪茨挤一张席子。
席子很窄,原本是两人皆侧着身的姿势,这样中间还能稍稍间隔一些距离,不会真挤着。但不一时,雪茨忽然倒下来贴进他怀里,没吱声,只调了调姿势,便挨着贺乙的上臂当枕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