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齐肩土墙外站着一个个手拿长矛的士卒,偶尔有百姓靠近,那些士卒厉声喝道:“靠近高句丽皇宫者一律以叛逆罪杀全家!”
那些高句丽百姓匆匆跑开,低声敬畏地道:“我高句丽的皇宫就是了不起啊,有齐肩高的土墙呢,我悄悄看了一眼,看到里面的皇宫了,真是巨大啊,竟然还有瓦片屋顶,太奢侈了,我这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奢侈的房子。”
其余高句丽百姓自豪地点头,高句丽就是了不起。一个高句丽百姓仰着头,傲然道:“那些中原人有这么华丽的齐肩泥土宫墙吗?那些中原人的皇宫有瓦片屋顶吗?那些中原人现在还在住着破茅屋,中原人的皇宫只有木栅栏。”
每一个高句丽人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感,心中对脑残百姓鄙夷到死,你丫抢劫中原人的带方郡的城池的时候没看见中原人的房子吗?没看见中原人的县衙吗?你丫眼睛瞎的啊,你丫脸皮这么厚,这种言语都能说得这么流畅!
又是一个高句丽百姓振臂高呼:“高句丽比中原幸福富裕一百倍!”
一群高句丽百姓跟着欢呼:“高句丽强大又幸福,中原人贫穷又懦弱。”众人大声叫着,只觉发现了真理,果然谎言说一千遍自己也就信了,再多说几遍高句丽强大、中原贫穷什么的,每天吃野菜粥的时候才能不去想中原人的馒头鸡肉猪肉。
一个高句丽老人大声地对四周的百姓道:“高句丽人每个月两文钱的收入比中原人每个月两百文都要幸福!”
一群高句丽百姓仔细地看那老人,认得是陈眉山,佩服极了,能说出这些话的脸皮是不是比土墙还要厚了?
陈眉山环顾四周,脸上充满了发现了真理的自豪,大声地道:“非常简单!中原有很多很多人口,大家都要住房子,结果房价越来越高,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得很远,到地里的距离绝对不止三十里。每天为了种地只能坐马车赶路,不然耽误种地啊。你在中原没有马车怎么办?那就只有买匹马。买马、养马你得花多少钱?马不像牛,马可是娇贵的牲口,不吃掺了大豆的精饲料会死的,还要经常给马看病,这钱算起来有多少?哪像我们高句丽人抬脚就到了地里。所以中原人现在才叫水深火热呢。”
一个高句丽人大声地叫好:“陈国师说得太对了,中原人的两百文就是没有我们高句丽人的两文钱幸福。”无数高句丽人跟着欢呼,每天多喊几遍就会发现自己脸皮变厚了,不认识的人还以为自己胖了呢。
一个高句丽人大声叫道:“中原人的集体农庄不许百姓活动,不许百姓成亲,每天规定了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这还有自由吗?中原人的馒头鸡肉猪肉都是臭的,有毒的!我们高句丽人宁要高句丽的野菜,也不要中原人的馒头鸡肉猪肉!”
无数高句丽人大声地叫:“不要中原人的馒头鸡肉猪肉!不要集体农庄!不自由,毋宁死!”
又是一个高句丽年轻人大声地道:“中原人还没有文化,他们的文字都是偷我们的!”
一群高句丽中年男子大声地叫:“我就说中原人怎么会有文字,果然是偷我们高句丽人的,中原人太卑鄙无耻了,没有就没有,怎么可以偷我们的文字呢。”
一个英俊的高句丽男子大声地道:“中原根本没有泡菜!中原是饮食的荒漠,中原人吃饭根本没有菜,而我们高句丽人有几百种美味的泡菜。”
一群高句丽女子欢喜地看着那英俊的高句丽男子:“欧巴说得太好了!”
无数高句丽百姓大声地欢呼:“天下除了我们高句丽外再也没有人这么富裕和幸福了!”
欢呼声四起,一个高句丽男子悲愤地怒吼:“现在中原人要打过来抢我们的泡菜了,我们高句丽人该怎么办?”
无数高句丽人大声地叫:“杀到中原去,抢光中原人的麦子稻子鸡鸭牛马,烧掉中原人的房子!”无数高句丽人喊了许久的口号,唯有这句话真心诚意丝毫没有掺假,高句丽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若不是每年去中原王朝抢东西,大家怎么活下去?想要过好日子就要多抢中原人,杀光中原人!
高句丽雄伟的齐肩宫墙之后,有瓦片的奢华宫殿之内,高句丽名将李顺臣傲然站立,身如苍松般笔直,尖尖的下巴透着自信和高贵,他冷冷地看着四周的将领和高句丽王,衣衫无风自动。
“中原人想要进攻我高句丽……”李顺臣的声音宛如他英俊的长相,浑厚动听。“……只有两条路。”
李顺臣看着四周茫然的高句丽王和将领们,心中又是自豪又是委屈,伟大的高句丽所有的人加在一起都没有他聪明智慧,更没有他勇敢善良。可是身为太阳的后裔,每天被阳光刻意照耀的他却不是高句丽的王,而且必须与一群蠢材一起讨论简单的战局。
高句丽王和一群将领被李顺臣气势所慑,老老实实地听他说话。
李顺臣毫不掩饰眼神中的鄙夷,这些愚蠢的爬虫也就配听他的指挥。他用不带有一丝感情的声音道:“第一条路是从陆路进攻我们,这条路不好走,哪怕是曹魏也就只能派遣一万人,一万大军,超过一万大军需要的粮草和物资将会让中原王朝崩溃。”
他自豪地道:“这茫茫山林是神灵给我们高句丽的人屏障,中原大军不可能经过这片茫茫的山林,一万人已经是能够度过这片山林的极限了。”
高句丽王和一群将领用力点头:“对,一万人就是极限了,不可能超过一万人,中原人再有钱再富裕哪有这么多粮草。”
一个将领更是大声地道:“现在真是春耕时期,中原人若是发动大军就不怕耽误了春耕,来年统统饿死吗?所以中原人陆路进攻我们的人绝不会超过一万人。”
众人用力点头,然后悲凉地看着李顺臣,一万中原大军也很可怕的,曹魏一万大军打得高句丽差点灭国的。
李顺臣看着四周众人的眼神之中宛如看着一群白痴:“可是,我们高句丽还是以前的高句丽吗?还会被中原的一万大军击溃吗?这不可能。我们高句丽人比以前更强大更团结了,我们的人口也更多了,我们绝不会再惧怕中原人的大军,我们只要准备三万大军,中原人的一万大军还能打败我们吗?”
高句丽王和一群将领用力点头,两万对一万输了,但是三万对一万立刻就不同了,量变引起质变,搞不好可以赢。
一个高句丽将领大声地道:“听说中原内讧,血战经年,女人孩子老人都拿着刀剑上了战场,大楚的一万大军一定有大量的女人孩子老人,难道我们强壮勇猛伟大的高句丽人还怕了女人孩子老人吗?”
李顺臣自信地道:“中原大军变得虚弱了,我们高句丽大军变得勇猛了,这是勇胜;中原人因为内讧人口少了,我们高句丽人因为休养生息人口多了,这是人胜;中原人远道而来疲乏无比,我们高句丽人以逸待劳,精力百倍,这是力胜;中原人皇帝贪婪昏庸,我们高句丽皇帝伟大聪明善良勇敢,这是王胜;中原人是入侵者,每个人都背着原罪,我们高句丽人是反抗侵略,每个人都充满了正义的力量,这是义胜;中原人在异地作战,士气下降,我们高句丽人在本土作战,士气高昂,这是志胜;中原人不熟悉这里的气候,水土不服拉肚子都会送命,我们高句丽人熟悉这里的山川河流,这是地胜;中原人缺乏猛将,个个都是文盲,我们高句丽人的将领骁勇无比,出身高贵,这是德胜。有此八胜八败,我高句丽必胜无疑!”
高句丽王和一群将领重重点头,只觉说得太有道理了。有人低声赞许地道:“李顺臣不愧是名门之后也。”又是一人轻轻捋须,不知道李顺臣有没有成亲,或许可以结为姻亲。
李顺臣享受着四周敬佩的眼神,心中掠过一丝得意和理所当然。他是天之骄子,就该享受所有人的敬佩。
李顺臣如山峦一般伟岸又英俊的身姿笼罩着四周的高句丽王和将领们,犀利的眼神在众人身上打转,清朗的声音直入众人的灵魂:“中原人的第二路大军就是中原王朝长公主亲自率领的水军。”
他不屑地冷笑着:“中原王朝很清楚他们不可能越过连绵的山川从陆路击败高句丽,所以采取了新的方式,想要从水路进攻高句丽。可是……”
李顺臣冷笑道:“……从水路进攻我高句丽就容易了吗?”
他厉声道:“来人,拿地图来。”
立刻有仆役拿来了羊皮地图,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
李顺臣指着高句丽的边界笑道:“我高句丽西面和南面都是中原王朝的领土,北面是懦弱的扶余人,只有东面临海,中原人想要从水路进攻我高句丽只能从东面而来。”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挪动,道:“我高句丽在东面有长长的海岸线。可是,中原人能够在哪里登陆?”
李顺臣冷笑着:“唯有元山港。”
高句丽王和一群大臣用力点头,别看高句丽东面都临海,可是大部分地方不是峭壁就是礁石密布,唯有元山港才是深水良港:“不错,中原人必定会进攻元山港。”
李顺臣淡淡地道:“可是元山港真的很容易打吗?”他指着地图上元山港外的一个个小点,道:“这些密密麻麻的岛屿不能住人,可是若是藏兵呢?”他眼神中闪着犀利的光芒,厉声道:“中原人的战船只要敢冒然进入元山港,我军战船就从各处岛屿背后杀出,死死围困中原人的战船,而后陆地上水面上箭矢齐飞,中原人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岂能不败?”他傲然看着房顶,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原人水师的覆灭,他的名字将与高句丽历史同在。
高句丽王赞许地点头,有李顺臣在真是好啊。
一群高句丽将领看了地图半天,一个将领小心地问道:“可是我军只有十二艘战船……中原人号称出动大军三十万,这水师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大小战船只怕过千,十二艘战船怎么与中原人的水师打?”
一群将领重重点头,神情凝重。十二艘战船也想捆住上千艘战船?你丫吹牛也不带这样的。
李顺臣淡淡地道:“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无知无耻的人!”
他冷冷地看着一群高句丽将领,道:“以后不懂不要说话,打断了我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顺臣鄙夷地看着一群高句丽将领,道:“中原人怎么可能真的出动三十万大军?曹操赤壁之战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他真的有八十万吗?八万都没有!”
“中原人号称三十万大军征讨我高句丽,扣除搬运粮草的民夫,真正的士卒不会超过两万,一万人在陆路由西向东进攻我高句丽,一万人坐船由南向北攻打我高句丽的港口。这就是中原人‘三十万大军’的真相。”
李顺臣冷笑几声,负手而立,充满了智商上的优越感。
高句丽王重重点头,打开了一封机密信件,道:“根据我们在百济国的密探汇报,大楚人的水师大约有二三十艘,人数约万余。”
李顺
臣冷哼一声,道:“这二三十艘船之中还要扣除运输粮草和军械的船,真正的战船不会超过二十艘,士卒更是不会到五千。我高句丽虽然只有十二艘船,但是我军勇猛,各个以一敌十,难道还怕了二十艘敌船吗?”
他眼中闪过一道厉芒,道:“而且,我军可以从百姓的手中征召数百艘小船作为疑兵,有数百艘小船在,可以壮大我军声势,让中原人胆寒,并且可以堵住中原人战船的退路,困死在海港中。届时我军陆上船上万箭齐发,中原人必死无疑。”
一群将领点头,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叫道:“好计谋!”“果然不愧是李家的子孙!”
高句丽将领各自领命而去,高句丽王唯独留下了李顺臣,他亲手端起一杯茶递到了李顺臣的手中,温和地道:“这杯茶是中原人的上好绿茶,能够去掉身体的杂质,使人头脑更加清楚。”
李顺臣并不谦让,仰头喝了,只觉舌底生津,他平静地道:“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