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西方战略

胡问静从飞艇上下来的时候,地上十几万人跪拜,齐声呼喊:“伟大的污妖王啊!我将永远跟随你的脚步。”

胡问静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感受到跪拜和呼喊带来了更多的信仰之力。信仰之力每时每刻都在渗入她的身体,化为她的力量,可以肆意的使用,但信仰之力的来源、组成等等却依旧是个迷。她努力地睁大眼睛,甚至努力去尝试感应空气中的信仰之力,可惜既没有看到空气中有什么五颜六色的点点光芒,也没有看到丝丝缕缕的黑气,信仰之力就像空气一样肉眼不可见,而却又无处不在。

回凉、炜千、刘弘和一群将领恭敬地行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十几万属于西征军的新大楚人称呼“伟大的污妖王”,而大楚将领称呼为“陛下”,是回凉等人仔细考虑过的。

“在这些胡人心中,‘皇帝’不值钱,他们更加畏惧‘神灵’。”回凉坦诚地解释。

“新大楚人”说白了都是游牧民族,“皇帝”的概念很容易就被理解成“部落头领”,原本也不能说“部落头领”这个理解有什么问题,“皇帝”不就是“华夏部落的头领”吗?可是在这些游牧民族的心中的“部落头领”实在不怎么值钱,几十人的部落有“部落头领”,几万人的部落也有“部落头领”,两者虽然有差距,但是那只是“量”的差距,而不是“质”的差距。这个理解就让回凉炜千等大楚将领无法接受了,在这些“新大楚人”眼中大楚皇帝与部落头领就是平起平坐的?这个营地有上百个、整个黑海北部有几百个与大楚皇帝合情合理坐一排的“部落头领”?这个理解力让大楚将领们几乎晕倒。

回凉与炜千等人费了无数的精力解释皇帝与部落头领的不同,可惜那些游牧民族的人能够学会简单的大楚语言已经是奇迹了,想要更深刻的沟通,并且是游牧民族心中完全不存在的概念,难度堪比上青天。回凉等人无法接受大楚的皇帝成了“部落头领”,只能让新大楚人用“真神”或者“污妖王”称呼胡问静。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神话系统,但人人对神灵充满了畏惧,没人觉得哪个部落头领可以与“伟大的污妖王”平起平坐。

看着四周无数鄙视的目光,回凉干巴巴地道:“理解大楚文化的道路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胡问竹仔细瞅回凉,回凉板着脸,转头假装没看见,胡问竹跳了一步,又到了回凉的面前盯着她瞅,回凉怒了:“几年时间能够让一群不懂大楚话的人会说大楚话已经很厉害!”

胡问竹眨眼:“回凉姐姐胖了!一定是吃了太多的兔子。”回凉认真看胡问竹:“我有麻辣兔子,你要不要吃?”胡问竹板着脸:“回凉将军果然是国之重臣啊。”伸手,麻辣兔子呢?

胡问静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向城主府,一路仔细查看,这座城池有十几道泥土高墙,每一层之间都是大量的田地。她问道:“今年粮食产量如何?”

炜千摇头道:“丰收倒是丰收了,但只怕依然不太够用。”西征军用蒸汽机拖拉机疯狂地开辟了看不到尽头的良田,运气还算不错,既没有游牧民族潜入耕种区域,也没有遇到天灾人祸,粮食堆积如山,可是没等回凉炜千刘弘等人欢呼,大量的萨尔玛提亚人涌入了西征军的区域,请求加入“匈奴部落”。

炜千叹气道:“至少来了三万多人。”单纯从数字上来说,三万人并不影响西征军的粮食储备,纵然是回凉炜千等人都被那无边无际的金黄麦田震撼了,西征军有的是粮食养那三万新投靠的人口。但是就怕这只是一个开头。

炜千揉着额头,道:“阿兰人和萨尔玛提亚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有多少人口,几万?十几万?几百万?他们一点点概念都没有。”炜千头疼极了,投靠西征军的西方人连数数都不会,她曾经问一个萨尔玛提亚人部落头领,他的部落有多少人,结果那个萨尔玛提亚人指着地上的泥土道,“有多少粒泥土,就有多少个人。”炜千以为遇到了上万人的大部落,结果一清点,这个部落只有三百多人!

就这种对数字缺乏概念的野蛮人,炜千完全无法估计阿兰人、萨尔玛提亚人的人口总数,而“匈奴部落”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北面草原的匈奴人部落也赶来投靠同族了。

参考大楚北面的草原大小,以及鲜卑、匈奴等游牧部落的人口数字,这极西之地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总人口不会在四五百万吧?

这个数字立刻吓住了所有西征军将领,大海一般的金黄色的麦田也不香了,耀武扬威的几千大楚西征军好像也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了,每个大楚西征军将士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回凉点头道:“要是直接开打,今天杀一千,明天杀八百,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杀光几百万西方人,可是总不能杀新大楚人吧?我是吓得睡觉都睡不着了,催促荀勖调动人口的电报发了十几封了,可是荀勖就是没动静。”

刘弘瞥了回凉一眼,这是在背后告黑状吗?

回凉瞪回去,就是荀勖在面前她也这么说,以为这极西之地安稳吗?几千个大楚本土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新大楚人,换成荀勖,荀勖就能睡安稳了?

胡问静皱眉:“荀勖撑死就只能调派十万人,这还是荀勖撕下‘体贴民意’的面具,强行迁移百姓,不然别说十万人,一万人都有些悬。”迁移扶余的百姓没问题,北方太寒冷,生活太艰苦,不论迁移到哪里都没问题,而且游牧民族习惯了迁移。中原人就没那么愿意迁移了,迁移十万人,路上病死了累死了三万人,暴动死了五万人,到手两万满怀愤怒和憎恨的人,怎么看都不划算。

回凉叹气,她其实也知道迁移人口到极西之地哪有这么容易的,她当年跟着李朗迁移到荆州,沿途有人接应,越走越暖和,依然感觉艰难无比,这迁移距离长了百倍都不止,又是异国他乡,中原人哪里受得了。

胡问静板着脸道:“唯有加强对污妖王的信仰,每天五次集体祷告,对污妖王不敬的人直接杀了,所有法律法规都用神谕的名义颁布。每十天集体聚会,讲述伟大的污妖王开天辟地的故事,什么污妖王砍开了混沌,什么污妖王一口气喝干了一条大河的水,什么污妖王震怒之后打碎了支撑天空的高山,什么污妖王一张嘴吃了几百个童男童女等等,不要在乎胡某的名声,胡某从来没有名声,只要所有人以为污妖王邪恶恐怖强大,没有人可以冒犯污妖王,那么就是巨大的成功。”

回凉的眼神立马复杂了,造谣这些小事情当然没问题,她可以编出几万个不带重复的:“可是,明明是陛下和无数将士浴血厮杀得来的天下,结果成了神灵传说,会不会有些亏心?”大楚朝就是胡问静与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励志故事,忽然无视所有人的努力,变成了妖魔鬼怪,实在是让人咽不下这口气啊。

胡问静鄙夷极了:“笨蛋!少数人想要管理多数人,要么靠狗腿子,要么靠神灵传说!你现在没有狗腿子,不想全军覆没就只能靠神灵传说了!”黑海北面地区看似几个西征军营地都很安稳,但时间太短,游牧部落又太复杂,想要组建狗腿子管理都有些艰难,她也不想被一群匈奴人阿兰人萨尔玛提亚人架空了大楚的管理权,在完成洗脑或者大楚的人口足够多之前,唯有用神灵恐吓百姓了。鼓吹神灵有造成宗教治国的可能,但只要操作得当,且执行五六年,稳住了人心和局势,培养出了几万西方人狗腿子部队,那么神灵传说和宗教治国就可以逐渐淡化,回到大楚的法制治国的大道上。

胡问静认真地对回凉道:“你可以把胡某说成神灵,把大楚朝的建立说成是无数信仰神灵的勇士前赴后继为了神灵而战的故事!只要抹掉胡某,其余将士大臣的名字和故事都不用改,真人真事都没问题!”

刘弘微笑点头,一群凡人为了神灵而战,最终建立了伟大的王朝,听上去很不错啊。

回凉瞅瞅胡问静,用力点头:“我懂了!这事情容易办。”顺便鄙夷胡问静,当了皇帝就想要成神,简直是白痴。

她惋惜地道:“要是老大真的有神力,可以变成一头龙,口吐大火,浑身冒光,那这大局肯定就没问题了。”

胡问静斜眼瞅回凉:“谁说我不没有神力的?走着瞧。”她微笑着,身上信仰之力涌动。

回凉秒懂,胡问静这是要借助工部的力量造假了,她扁嘴鄙夷道:“老大,你是皇帝了,不能坑蒙拐骗了,发财立品,当了皇帝要有形象。”又仔细打量胡问静的衣衫,道:“老大你不会是临时换的龙袍吧?平时还是穿一身灰布衣服?丢不丢人啊。”炜千用力点头,肯定是这样的!

胡问静瞪她们,然后问道:“有没有找到筑造石碑的上好石头?西征军将士军功碑怎么还没建立?”

回凉呆呆地看着胡问静:“老大,真的建碑?”她与数千西征军将士经常笑着说,自己的名字将会被记录在历史之中,其实心中知道只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却不能留下姓名。没想到胡问静真的要给他们建碑。

胡问静扫了回凉一眼,直接下令:“没有找到上好的石头也无妨,你们去寻一座大山,然后削平一面,就在山壁上雕刻‘西征将士碑’,每个将士的名字都记上,不可错漏了一个。”

“西征军对华夏对大楚有不世之功,大楚一日不灭,为大楚开疆拓土改变世界之人必须名留青史,享受万世景仰。”

胡问静看着激动地回凉炜千等人,平静无比,不

如此不能酬谢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之烈士,为大楚负重前行之人,大楚必让他岁月静好。胡问竹看着回凉等人,骄傲无比,姐姐和大楚都不是只在嘴巴上说“大楚感谢你”,回凉等人回到中原之后就会加官进爵,金银无数,良田万顷,大楚绝不会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刘弘浑身发抖红着眼睛盯着回凉和炜千等人,用一座山建碑,这是万世留名啊!这是比封王封爵更加高万倍的奖励啊!何以有如此厚赏?他身上的儒家思想沸腾,竟然想不起历史上有谁得到过如此奖励,这大楚朝、这胡问静真是疯了!

然后,刘弘心中叹息,数年孤立无援,深入不毛,为国牺牲,青春逝去,血染征途,这奖赏是西征军将士应得的。

胡问静又道:“对了,别以为名字雕刻在山壁上了,就只能一辈子待在极西之地,胡某已经让白絮和金渺林夕等人做准备轮替你们了,你们很快就能衣锦还乡了。”

回凉坚决反对,没有筑好“军功山”,打死不回中原,换成别人谁知道会不会在羡慕妒忌恨之下拖延几百年都没有筑好“军功山”。

炜千用力点头,奖励太刺眼,什么白絮敦厚,金渺林夕都是老相识,人品靠得住,这个时候统统没用,非要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雕刻在山上不可,以后每年都要跑来看一次,决不能容许有藤蔓和灰尘挡住了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