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开始寻找速效救心丸,这个舞台已经完全失控了。
一想到后续的舆论,还有把这两首歌当作“情歌”卖出的销量。他真是恨不得天上掉下一颗陨石,把在场所有人统统砸死。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作为对威廉的回应,爱德华开始唱《星火》。
“当我第一次见到你,在你的眼中我看到了星火。你点燃我的摇滚之魂,让我的心脏跳动。”
爱德华几乎是面对着威廉在唱。
“那样耀眼,像夜空中的星星,我生命中拥有过最美好的东西……”
他们旁若无人,越走越近。
“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哪里都会去。”
爱德华的最后一句歌词,声音压得很低很低,他用了威廉的话筒,威廉和他脸贴着脸,用同一个话筒和声。
最后一个音符尚未落地,威廉就扔掉吉他,和爱德华紧紧拥抱在一起。
有些乐迷开始偷偷抹眼泪。
太久了,他们为青鸟乐队的内部矛盾担惊受怕,仔细研读报纸上的只言片语,找出那些没有证据的逐一反驳,努力自己说服自己,但是现场那些分裂的呼声,让他们一点点丧失信心……
终于,威廉和爱德华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团结友爱,证明了报纸上的都是谎言。
现场再次响起那个口号:“青鸟!永远在一起!”
甚至有人开始起哄:“Kiss!Kiss!……”
没人知道,“亲吻”的呼声究竟是怎么发起的,第一个这么喊的人在想什么?
后来有人分析,其实在青鸟乐队的现场,高喊“Kiss”是一个保留节目。有时是在开场时,乐迷盼望威廉给他们一个标志性的飞吻,有时是在唱完《给我一个吻》后,他们会起哄,让威廉去亲一亲乔尼。
所以这是一种惯性?又或许乐迷们真的觉得氛围到了,希望威廉不仅是拥抱,还要亲一下自家兄弟?
在这排山倒海的呼声中,威廉忘乎所以。
总不能让这些支持者失望吧?他们已经沉默太久了。
威廉抬起头去亲爱德华的脸,可是,不约而同,爱德华也正好低下头去亲威廉的脸。
他们的头同时一偏,正巧对上了对方的嘴唇。
他们只是轻轻碰上了,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
如果这个小尴尬发生在生活中,当事人完全可以一笑置之。
可是这是在舞台上,所有人都在看。
他们听到观众的抽气声,记者的快门声。他们头脑一片空白,只有下意识的反应——在舞台上,不能表现出不专业的样子。
是的,舞台经验告诉他们,对于舞台上发生的失误,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装作无事发生。
所以,他们的神情毫无异样。他们轻轻贴上,又平静地分开,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演出继续。
场馆有时间限制,他们的演出清单上还有歌没有演完,他们的进度已经落后了……在紧凑的安排中,他们没时间多想,只是一心想将演出推进下去。
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吗?
至少在当时是的,除了舞台下的尖叫格外疯狂,并没有出现更多骚乱。
但是第二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威廉和爱德华接吻的高清照片被放大,印刷在无数报纸头条。
它们统统打出了耸人听闻的标题:
“青鸟乐队向世人奉上疯狂的世纪之吻。”
小报陷入狂欢,他们说这显示了“奈廷格尔兄弟之间疯狂的爱恋”,是“超脱凡俗的禁忌之吻”。
威廉在舞台上宣布,他的诸多歌曲都是写给爱德华的,这一点也被人拿来大做文章。
居然有人选取《苹果树》中的一句“七月的苹果又酸又苦”,来论证这对兄弟早已偷尝禁果。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歌曲的原作者威廉看了都要感慨一句想象力丰富。
然而普通读者看到照片和文章,都惊骇不已。
毕竟在这个时代,亲兄弟在舞台上做出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挑战英国人的敏感神经。
管他是意外还是过火的舞台表演,它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肮脏下流,就是邪恶的化身!
英国居然有这样的乐队?他们将输出什么价值观?会带坏多少青少年?应该将他们彻底封杀!
一时间,负面的评论排山倒海而来。
威廉将最新的报纸丢到地上,他感到心灰意冷。
当他唱起《我们在一起》时,那一刻出现的小小乌托邦多么脆弱,立刻就被现实的深渊所吞没。
在一片声讨中,爱德华的绯闻女友安吉拉突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如果说青鸟乐队正被媒体架在火上烤,那安吉拉就是为它再添一把柴,让火烧得更旺。
“我是舆论的牺牲品。”安吉拉的面孔在电视上出现,她显得十分憔悴。
记者鼓励她:“安吉拉,请把你经历的事情一五一十说出来吧。”
安吉拉咬着嘴唇:“我之前承受了很多压力,因为和爱德华之间的绯闻。”
“那是真的吗,你是爱德华的女朋友吗?”
“不,没有,我从来都不是。”
“有报导指出,威廉因为你而负气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