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太太和布鲁斯先生嘀嘀咕咕:“孩子们最近在车库里捣鼓什么?”
“随他们去吧,那些小家伙一直很有自己的主意。”
威廉一脸严肃地坐在车库中央,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录音棚,迈克尔找来隔音材料做了声学隔离。
爱德华在敲键盘:“你们知道这个时代最棒的事情是什么吗?是制作音乐的门槛降低了不止一点。”
在上世纪60年代,他们想要录唱片,无论如何也要攒一笔去录音棚的钱。
而在当下,他们依靠一台电脑就可以录制混音一条龙,谁都能发电子专辑。
“科技发展真快,”乔尼感叹,“先是黑胶,然后是磁带,后来是电子介质,天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
“大惊小怪。”作为他们之间活得最长的,威廉比他们见识的新玩意多,“你们知道什么是虚拟乐队吗?”
“虚拟乐队?”
“就是将乐队和虚拟技术相结合。”威廉拿起VR眼镜晃了晃,“如今很多人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很难出门去看一场现实中的演唱会,但他们会在虚拟世界中观看演唱会。”
这类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威廉已经是个九十岁老头,虽然腿脚还算灵便,但也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跳上飞机就去巡演了。
他当时住在纽约,本来都准备拒绝皇家大汇演的邀请,结果人家居然特地拿着设备飞过来,让他在美国进行“现场直播”。
威廉在家里对着话筒唱歌,看着屏幕中那个虚拟的自己在舞台上漫步,还与台下的观众互动,那种感觉非常奇特。
这台演出的VR影像被挂在BBC平台上,尽管过去了很多天,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入新观众。
看到网络上青鸟歌迷激动的感想,威廉最终接纳了这种新技术,至少它让不可能的演出变为了可能。
威廉抛出“虚拟乐队”这个概念后,其他人已经行动力极强地开始研究。
“原来如此,”乔尼摸了摸下巴,“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注册自己的VR形象,设计舞台,开启直播……”
理查德琢磨:“演出成本很低,但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宣传成本和运营成本不见得低。”
爱德华滑动页面:“平台有免费的形象,但是比较简陋。”
“等一等,”迈克尔说,“这里可以导入自制的模型。”
想到迈克尔在学校里选修了一大堆和计算机有关的课程,似乎还拿过建模比赛的奖项,威廉满怀希望地看向他:“难道说……”
迈克尔随便看了几个挂在热门上的建模,挑了挑眉:“这种程度的话,轻而易举,但是我不会设计。”
乔尼的手高高举起:“这是我的专长!”
虚拟乐队这条路还真是目前最适合他们的选择,毕竟他们都没成年,在现实中恐怕只能走童星路线。可是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形象设计为成年人。
他们在后台将一切操作妥当,到了最后的起名环节。
威廉将手放在鼠标上:“你们确定了吗?”
其他四人点点头:“就这样吧。”
于是威廉什么也没有填写,看着“乐队名称”那里的空白,他点击了“确认”。
屏幕上显示出一行字“恭喜,您的乐队已建立!”
文字散去,乐队名称一栏显示出了网站赋予尚未起名乐队的默认名称“Anonymous(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