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十四课 造纸

等李晓诗第三次为了给自己写“教案”而愁眉苦脸的时候, 她无比后悔起了当时为什么要答应系统的“特色课”体验邀请。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初中生啊,为什么要来写教案这种东西!!

但苦兮兮归苦兮兮,还是要好好准备的, 不然到时候怕是就要出丑。

周六又上线和大家说了一下这个特色课的事情, 让他们自行准备。

然后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李晓诗除了上课吃饭睡觉, 就都在为下一节的“特色课”做准备。

东汉的建立和衰亡之后, 连着两节课都是那种非历史发展更迭的专题课, 一节是丝绸之路, 一节是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系统说,这个特色课程中, 要两节合一节, 让她好好准备,到时候把第一节 的内容也融在第一节里, 一起讲。

一周过去,李晓诗觉得自己脑子都要烧坏了,不止写了流程、串讲词等, 还把自己要做的事也一并写了上去, 然后私下里一个人对着镜子提前练习了好几遍。

不是没去求助过李珉,但李珉这次一点招数也没有,还对自家小妹完全没了心疼,反而还大力支持, 美其名曰“锻炼”, 李晓诗只好勤勤恳恳做课前准备。

周五晚上李晓诗没开直播,写了两门书面作业,然后洗了个澡,早早上床休息, 养精蓄锐调整状态去了。

翌日。

李晓诗比闹钟起得还早,洗漱吃饭,把昨晚就提前收拾好的书包准备好,抱起课本后正式地打开电脑,开始了直播。

“大家早上好,我是李晓诗。”

伴随着招呼声,她按照客服0022的提示选择了特色课程,一道熟悉的白光闪过,李晓诗的周围已经换了个环境。

高大的城墙,具有岁月积淀的痕迹,厚重恢弘。

日挂东方,正是天高云淡、寥远悠然。

李晓诗站在城门下方,望着前方的空气,微笑着点点头:“我现在在古汉长安的城门口,身后的就是汉长安的城墙,本节课的内容就要从这里开始啦。”

系统所说的特色课,基础调子是以未来科技模拟构架出一个半还原半虚构的古代时空。

这整个的虚拟世界就是那种既考究、又不考究的还原度,既依托于古代的基础,又有现代及后代人的想象元素、保证观众的娱乐和视觉体验,然后让主播亲身进入,实地讲课——这是其中一项。

观众们不是第一次见到李晓诗,也不是第一次见到李晓诗全身,但这是第一次见到这写着“长安”的城墙,都有点好奇。

“感觉这不太像啊,你看,咱们城墙比这个要破得多啊!”

“还有那边,那个写字的地方,明明很多土的。”

“……”

西汉的观众在找不同,其他朝代的观众就是纯纯围观涨见识来了。

刘彻没顾得上看调出来浮在面前的小天幕,他肃容命人整理着早就收拾好了的物品包裹,又去看卫青霍去病的东西,卫青也不大放心,跟着仔仔细细地又检查一遍。

霍去病没他们俩那么忙,一边给俩人打打下手,一边分心加入“找不同”小分队。

和他一样的还有嬴政。

——也不能说完全一样。

嬴政没有找不同,他只是端坐在堂上,“无所事事”地看着小天幕而已。

他的下方,扶苏和李斯王绾等跑前跑后忙得满头大汗。

夏无且叹气,很无奈地看着又跑到嬴政边上不死心打算再进一言的蒙恬。

蒙恬:“陛下,此一行凶险程度还未清晰,怎可只带夏无且与胡亥公——胡亥两人呢?若遇上危险,他们怎么能保证陛下的安全?!”

胡亥被守卫看押在角落里,委屈至极,无声在心中呐喊。

让蒙恬去啊!他不想去啊!!

嬴政看着天幕里的“汉长安”,单手扶上剑柄,眼皮都没抬:“天幕中一切虚幻,并非真实。”

他说的不错,毕竟他已经玩过天幕的游戏了,也看过不少天幕的游戏,就算在游戏里死亡,游戏外也安然无恙——更何况眼下这个又不是游戏,是正式的课程。

既然李晓诗说是“平台”提供的《特色课程》,那就证明有前去一试的价值。

更别说这个名额还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了。

除了上次前三的皇帝们可以优先给予名额,各带一人一起进入体验,就只剩下抽取的了。

朝代如此之多,数量如此之大,能抽中的有几个?

蒙恬心说我不是不让您去啊,我是让您带我去啊!

——带夏无且我能理解,带已经被削去公子身份的胡亥是为了什么啊!

蒙恬:带我啊陛下QAQ

李世民也在犹豫,他知道丝绸之路是什么,但是也没想过放弃这次机会,反正只当是去体验后世“科技”的,但问题是,带谁去啊?

在知道这次课程之后,一个两个他的心腹爱卿都巴巴盯着他。可让他好好愁了一阵子。

咳,不是他花心,实在是他家臣子太好了。

没看他要离开这么久,都不用太担心政务么,早就安排得妥妥当当了。

李晓诗介绍完城门,开始介绍这次的课程。

“这次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这次课程的时间会长一些,大家可以尽管做自己的事情,有空了看看直播中的风景就好啦,知识点我也都会告诉大家的,听着就可以啦~”

说完,她在心里敲敲系统,然后向抽到的和免抽直接参与的观众发起了登录邀请。

在无数观众们好奇的注视中,一道道白光闪过,接连不断的身影出现在了李晓诗身边,有一些是三人一组的,更多的是单人单人的。

直到全员登录完毕,长安城门处,乌压压地多出了一大堆人。

人数不多不少一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