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生命它璀璨如歌

深夜, 猫大502寝室的桌前,暖黄色的灯光下笔记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不少飘逸的字。

伏在案前深思的女生只要稍稍抬头, 就能看见前方的电脑屏幕上贴了无数交叠的稿纸。

罗诗琴揉了揉眉心,神情疲惫。

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

虽说周末寝室的其他人大都会熬夜, 但若非必要, 她们很少熬到这个时候。

此刻的女寝格外安静, 罗诗琴抬手写字的声音也轻若蚊音。

纸面不可避免地发出摩挲声,但好在资料信息已经收集得差不多,接下来只需要总结归纳, 然后做出计划就好。

六百多章的免费文, 哪怕一章三千,截止到目前为止,全文也得有一百八十五万字。

最开始, 罗诗琴的确是打算从头开始看,但问题是时间太赶, 哪怕她再想细致认真对待,也得考虑当下的时间来不来得及。

思来想去, 最后还是决定通过章节标题和内容提要,对其进行了简单且一目了然的划分。

杨玚的异变人生书评论区曾透露过, 《请将我葬在21岁》这本异变人生书名修改了不少次。之前就说过, 一本书的书名是整本书的主旨(甚至是灵魂), 是能简短概括一本书内容的存在。

虽然在读者看来,修改的仅是数字, 但对于惊心操刀的作者来说, 改变的不仅是数字,还有作者对故事整个脉络的想法。

在读者看来是这么一回事, 在作者看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有时作者在文章细枝末节的地方穿插埋下伏笔,阅读速度太快的读者很难发现,等待剧情后期引爆后,才会恍然发觉:原来导火索在最开始就已经大大方方地展示给我们看了。

只不过当时没人能想到罢了。

罗诗琴目前就在转换心态。

从读者的视角转到作者的视角。

在读者看来,剧情只要有趣,逻辑顺畅就行。

作者不一样,在考虑读者视角以外,作者们还得为自己考虑:

剧情接下来如何发展才能顺接前面,引出后面读者兴趣点;

怎样的断章,和埋放伏笔才能吸引读者在这段困难期有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

设置怎样的角色才能既贴合剧情又不落俗套,避免脸谱化……

她定了定神,抽过来自己先前写下的一张纸面。

墨色的字迹狂野地铺散在纸张上,带着眼镜的女生顿了顿,抬手点在了纸上。

首先,为什么《请将我葬在21岁》的作者多次修改书名?并且只修改了时间。

——因为每次修改的时间点是剧情发展的高潮。

例如,当作者将书名修改成《请将我葬在13岁》时,角色‘杨玚’正经历着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我抬起手臂,第一次学会反抗。

愤怒的野牛红透了眼,高举起的衣架劈头盖脸冲我袭来。

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自己会死在家里面。

等到邻居阿姨踹门冲进来时,妈妈正抱着我,默默忍受着爸爸的暴力。

湿润的液体从我的额角滑过,浸湿了我短短的额发,但我却冲着泪眼模糊的妈妈露出笑容来。

因为我们还是赢了。

邻居阿姨的身后站着很多警察叔叔,他们将打红了眼的野牛抓了起来。

嗯……好像,我还是可以继续活下去的。】

12岁的杨玚正经历着家暴,根据第一章评论区读者的留言,最开始的书名就是《请将我葬在12岁》。

然而,等到剧情发展到家暴者以袭警被抓,杨玚的母亲上诉成功离婚后,作者就将书名修改成了《请将我葬在■■岁》。

请看清楚,不是13岁,而是没有详细写出的■■岁。

不变的文字是全文的中心,不管是从读者视角还是作者视角来看,这本书都是在写角色‘杨玚’的受难与挣扎的故事。

而至于为什么作者每次在故事发展高潮时修改书名,一是为了更贴合目前进行到的剧情,二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