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日子过得太清闲, 没事干?
还是图缺个“爹”管着自己,心里不舒服?
“戴戴,你倒也不必这么开明。”何雯说不上自己是在夸戴氏还是在挖苦她。
“哎呀母亲!”戴氏看何雯的态度就知道自己误会了。她想着, 母亲既然这么提,一定是自己想过这个事情。如果母亲不好意思自己说, 那她就帮母亲搭台子。现在看, 倒是她莽撞了。
俩人就这件事又说了一些悄悄话,戴氏才回自己院子。路上, 戴氏想起刚刚的事, 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她竟然能问出母亲那样的话,而不怕母亲生气。
安氏是在第二日晚间, 才来找的何雯,十分扭捏的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何雯听。
安氏说自己想嫁人,想找个不嫌弃她, 她也不嫌弃对方的,家境过得去, 人过得去, 年纪别太大。总之,很笼统。
何雯知道安氏的性格, 也没多打趣,或多问什么。虽然,何雯觉得目前安氏说的都有些太宽泛。这事,等跟她的便宜儿子们说完, 能有个具体的名单什么的, 在找安氏商量也来得及。
*
中秋是何雯第一次进宫。大早晨,天还没亮就起床梳妆, 天微微亮,太阳还没出来,就出发前往宫门处等候。
因为要入宫,早晨不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就连干的都不敢多吃,在宫里净手这件事,据说很麻烦,何雯觉得,还是能忍就忍吧。
皇权社会,对于皇宫何雯还是有些胆怯的,这跟现代不一样,一个搞不好那是掉脑袋的事情。
因此,何雯没敢四处乱瞟,乱看,混在命妇队伍中,目视虚空,连蒙带猜的听着礼部官员一大片洋洋洒洒的赞词。
歌颂王朝的兴盛,歌颂陛下的仁慈,反正就是尽可能的放大这次放宫女出去的重大作用。
观礼结束,何雯等被宫女领进偏殿休息,果真如戴氏预料的那般,没待多久,就有太后宫内的人来请何雯。
何雯回头看看戴氏,转身跟着宫女走了。见太后,就要行跪礼。想着太后也五十多岁了,何雯心说,跪就跪吧,就当她尊老。
“听闻年初的时候,你病了一场,如今看,倒真是清减了不少。”太后仔细打量何雯,问道:“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多谢太后娘娘挂念,如今已然大好了。”
“那就好,你我年岁相差不大,我们这个年纪,身体出了状况,万不可轻视大意。”太后语气不紧不慢,慈祥中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威严。“我这里有他们进上来的上好的人参,一会给你带些回去,平日里喝个三五片,补气养血,安神静心,最好不过。”
太后说完,对身边的宫女说。“去,让他们在给永定侯老夫人准备的中秋礼中,再添上些年头得宜的人参。”
“妾身多谢太后娘娘赏赐!”何雯又一次跪了下去。
何雯估摸着,自己春天生过一场病这件事,太后十有八九是最近才知道的,甚至可能是今天要见她,昨天派人打听的。就连这人参,都可能是早就准备给的,不过是现在突然添上,更显得太后对她的亲近之意罢了。
就像以前她刚刚上班那年,获得公司年度优秀员工奖,给她颁奖的领导对她的事迹如数家珍,将她感动的,暗暗发誓,她一定要认真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赏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后来,她慢慢升职,甚至也做了领导才知道,领导那么忙,哪里知道一个员工都做了什么。都是颁奖前一天,领导的助理整理出来,拿给领导看,领导抽空记一下,第二天收买人心。
领导并不是她认为的那个领导,但她却没有违背当初的誓言,果真死在工作岗位上。
太后让小宫女将何雯扶起。“你那番茄,我吃着不错。一开始,我是当水果吃,吃起来太啰嗦。但按照你给那单子上的法子,做了几道菜,酸酸甜甜的,倒是让我开胃不少。”
“太后娘娘喜欢,明年妾身接着送。”太后话音刚刚落下,何雯就接过话来,说道。
“你是个有心的,我听小太监说了,你那院子里原本也没几株,你千辛万苦寻来的东西,到最后竟都被我享用了,辛苦你白忙一场。”话虽如此说,但太后却没表现出任何的不好意思。
“这几株番茄能被太后娘娘赏识,是妾身的荣幸,妾身高兴都来不及,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何雯谨记戴氏告诉她的少说多听多谢恩,是是是是很荣幸。她也时刻提醒自己,她跟太后没什么情谊,少抖机灵,少套近乎,在太后面前,至少原身话少的人设不能崩。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前一阵子,永顺侯夫人进宫求太医,我才知道,他那大儿子竟然已病成那样。若我没记错,她的大儿媳妇,是你家女儿吧。”
来了,上了这么久前菜,终于到主菜上桌了。何雯想,这永顺侯夫人竟然求到了宫中,也不知道太后她老人家,在这里面要扮演什么角色,是不是准备插手这件事。“太后娘娘好记性。妾身女儿嫁过去近二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