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头回来, 就见戴氏在院子里等她。
“母亲,刚刚传来消息,永顺侯府的人估计明日就能进京。”
八月底就接到消息, 永顺侯夫人带着叶暖夫妻动身回京。有病人走得慢,这一路走走停停, 如今已过重阳, 才回到京城。
吴管事他们跟随一起回来。
“等他们回来,就说我想暖儿了, 接叶暖回来, 先见一面。”何雯说道。
“是,母亲。”
“对了,戴戴, 安氏那边我想着她什么也不会,你带一带吧,她性格软, 没有当过家做过主,让她好好跟你学学。能学到你一些皮毛, 也够她嫁人后用了。”
安氏的事情定下了, 她想将婚期定在明年的上巳节后,她说因为她觉得上巳是个美好的日子, 尤其是今年,她想年年jsg记得。
戴氏一听,母亲这是觉得我管家不错,欣然答应。
永顺侯夫人回京, 戴氏派出去的人也尽数的回来了, 戴氏来到何雯这里,将吴管事叫过来, 让他将在那边遇到的事情,细细的说与何雯和自己听。
“回老夫人,夫人,见到二姑奶奶才知道,她不是什么赏荷从梯子上滑下来的,是跟永顺侯家的大公子打架,被人推的。”
吴管事将他所见所闻一一说来。听的何雯和戴氏气愤不已。
“当年,他家大公子也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没想到也会变得如此不堪,他们一家人都坏透了!忘了当年是怎么哭求的,说只要我们家嫁过去个女儿,不管是谁,都当恩人供着,他们家就是这么对待恩人的吗?”@
戴氏自然见过这个大公子,那时候,两府都是先帝身边的红人,手握军权,加官进爵在望。
他们侯爷已经娶亲,但永顺侯的大公子还未娶,虽然两府有婚约,但当时,两家也隐约品出,先帝似乎不喜两家结亲,但要取消婚约,总要有个由头说法。
记得当时,那永顺侯夫人出来聚会的时候,还说以后他家的儿媳,要书香门第,大家闺秀。言语间,似乎并不满意永定侯府。
但,还未等两家想好退婚的对策,他家大公子就出事了。
当时自然乱成一锅,两家也闹来闹去的,甚至最后闹到宫中,被先帝训斥一顿。
“承诺和誓言,是最不管用的。”何雯也气愤,但不觉得奇怪。
当初两家都有退婚的意愿,也不能因为你家出事,怕娶不到老婆,硬逼着婚事继续。这样的人家,最是会用道德要求约束别人,而自己从不遵守。当然,当年同意婚事的老侯爷也不是啥好父亲。
吴管事又说了一些,戴氏就让他先回去歇着了,这几个月,也辛苦他们。
“母亲,二妹妹那里,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很棘手,嫁出去的女儿,娘家能管的不多。所以处理起来,也有些束手束脚。
“明日,请叶暖回来,聊一聊吧。”何雯也不敢轻易下什么定论。
第二日,永定侯府派人去请叶暖,但那边说,刚刚远道归来,叶暖他们夫妻也好几年没回来,要处理的事情较多,请这边等几日,再过去接叶暖。
何雯和戴氏听后,都没言语,只告诉下边的人,过两日,再去。
正好这日,丁氏约何雯出门。
最近侯府事多,何雯好久没出来跟这些老夫人游玩,甚至重阳节都没跟一起爬山,这次,丁氏说有好东西给她看,何雯才出来。
“你神神秘秘的,找我出来到底什么事?”何雯有些好奇,能让丁氏迫不及待分享的,会是什么呢?
@
“跟我走你就知道了,话说回来,你们侯府最近可引人注目的很。”
“何止我们府里,最近不是很多人家都这样吗?”何雯以为丁氏说的是放妾一事。
“你还没听到吧。”丁氏一听何雯的回答,就知道何雯还没听说。“我也是听说,说前几日你们府里侯夫人和工部一个夫人遇到,俩人谈论起妾室的问题,你那儿媳当时就说,除非年过四十无子,否则,她不逼着儿媳妇给儿子纳妾。这几日,好几个跟我关系不错的夫人知道我跟你关系好,私下来找我打听,确认是不是真的。”
原来是这事,戴氏可没跟她说,前一段倒是在宋氏面前说过几句,但并没有将话说的多明确,她竟不知,戴氏何事下了这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