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驰光:“第一步,李治走得很好。”
“虽然,朝堂上仍然有不少眼睛不好的觉得他们的皇帝扶不起来,但是李治需要他们另眼相看吗?”
“笑话,根本不需要——反正以后他们大难临头了自己就知道了。”
李治:“……”
他轻笑一声。
没错,他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即使臣子私底下再怎么说他懦弱,说他无用,李治也没怕过——反正这群人也不敢舞到他面前来。
当面叽叽歪歪他们当然没有这个胆子,背后怎么说道……那李治就懒得管了。
反正,就算是他阿耶那样的明君,也不是没被人在背后骂过——尤其是世家。
保持这个形象,不仅有利于让对手放松警惕,还能给自己争取到更多有利可图的机会——百利而无一害啊!
李治:那他为什么不装呢?
他表现得很聪明世家会给他发钱吗?
不会。
他表现得很无用世家会把他拉下皇位吗?
更不会。
被李世民打压久了的世家们怕是高兴得不得了——总算来了一位好糊弄的皇帝。
恐怕他的皇位不稳,世家还会是第一个跳脚的。
聪明只需要表现给聪明人看,懦弱才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李治:完美!
……
季驰光:“第一步,李治是走稳了,至于第二步,立威,他也已经看好了目标。”
“还有比他的嫡亲兄长,当年那个声势赫赫的魏王,现在却日渐落魄的东莱郡王更合适的立威对象吗?”
“没有吧?”
小胖子李泰:“……”
不是,为什么要选我?
我不是都输给雉奴退出政坛了吗?
接下来的我难道不应该进入神隐状态再无音信了吗?
李泰:委屈巴巴.jpg
李世民:“……”
他摸了摸大胖儿子的头,低头沉思许久,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承认——他还没见过面的九儿子做的还真没错。
青雀这孩子,确实是拿来立威的最好人选。
一方面,李泰当年险些做了太子余威犹存,另一方面,李泰被先帝厌弃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李治拿他立威,即使还在热孝期,谁也说不出一句不好。
……
季驰光:“李治也没做别的什么,他只是吩咐了一句话——东莱郡王,不必进京奔丧了。”
满座皆惊。
皇帝去世,皇子进京奔丧是规矩。
李治免了李泰的奔丧礼,本质上就是在打他的脸——身为嫡子在尽孝这方面的权利居然还比不上庶子。
【珑夏:没想到啊,当初夹在两个哥哥中间做人的小可怜稚奴居然也站起来了(唏嘘)。】
【小葡籽: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李泰当初拿李承乾和李元昌的事情恐吓李治,欺负弟弟……现在报应不就来了吗?】
李世民的目光复杂。
虽然主播之前说了不少,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几个儿子间的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承乾和青雀自相残杀,青雀恐吓雉奴,雉奴拿青雀立威……
咦,怎么每件事情都有青雀的影子?
额……这个问题就先不计较了。
……
季驰光:“李治下令让东莱郡王留在封地。”
“对此,史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奔丧,濮王泰不在来限。”
“所有人都来了,偏偏扣下了同母同父的亲兄长,李治这么做,已经不是不给面子的问题了。”
“而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最难得的是,李治还顺手维护了一把自己的人设——听舅舅话的乖少年。”
“为什么?”
“因为长孙无忌也很烦李泰。”
“这道政令落在所有人眼中,名义上的发布者虽然是李治,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长孙无忌的授意。”
“当初李承乾落马,李世民被李泰哄的,差点都要答应下来了,这个时候还是长孙无忌拉着褚遂良和李勣,摆明车马跟着李治,严词表示绝对不能让李泰当太子。”
【秦始皇的宝贝:不会吧……话说回来,作为舅舅,我一直都以为长孙
无忌其实是无所谓哪个外甥当皇帝的,毕竟都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不是吗?不管哪个孩子做了皇帝,他都是独一无二的国舅爷。】
【柒夏:事实就是,李泰就是有这个本事,把除了他爹以外的所有人惹毛。】
季驰光:“要不然我为什么会说李泰是地位的最好人选?”
“在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已经去世的现在,李泰可以说是仅存王爵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人,李治这么做,可以说是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