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我也来搞事

先前这一群老狐狸也只是说一些含混不清的譬如说抓秦王的话来, 可没有一个人敢像陈肃这般直接说要秦王变成死人的,方才还出谋划策的各位瞬间静了下来,面面相觑。

俗话说,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各位大人在京中、在地方经营多年, 各个鞋子都有个几丈高, 位高权重、享乐安逸之时便轻易不会去想玉石俱焚这类的事来。

这些位不是国公就是侯爷,岁数一个比一个大, 却也是一个比一个的怕死, 让他们倚老卖老向皇帝要好处都能腆着一张老脸说自己祖上为大启贡献了多少, 可真要他们为国出力时各个跑得飞快,能在朝上哭一早上的穷,哪怕他们门口的石狮子都镶满了珠玉。

陈肃虽然不是什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现在也自认结党营私、坏事做尽, 可早年大启风雨飘摇之时又何尝不是他辅助皇帝一手平定江山、安稳内政,让亏空的国库慢慢丰盈起来的?

倘若皇帝能够遵守诺言, 他还会像现在这样谋划吗?

不说皇帝,倘若赵泽恒能有赵泽瑾一半贤明仁慈,他还会走到这般地步吗?也不用赵泽瑾,哪怕现在的赵泽恒能有比他小了五岁的赵泽瑜的本事, 他都有信心成就外甥的一番霸业。

他与洛振远曾惺惺相惜过, 到现在他也觉得见着洛振远比这些酒囊饭袋乌合之众舒坦, 哪怕针锋相对。

到现在他对赵泽瑾也仍然是欣赏的态度, 特别是在他发觉赵泽瑾在最近两年中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许是连洛振远都没有察觉到的,毕竟这位半生戎马的大帅还在为赵泽瑾故意算计他从定北军中退下而气恼。

有的时候除了你自己最了解你的便是你的对手。

皇帝有着前两世记忆却因着自负狂妄从不曾察觉到赵泽瑾的异样,而陈肃却有一种直觉告诉他赵泽瑾的气质变了, 那是一种只有最敏锐的权臣能嗅出的棋手与帝王气概。

这念头只轻飘飘在陈肃脑子中划过,他与赵泽瑾一脉注定是仇敌,但他十分期待他们的交锋。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知江南这片舆图之上,赵泽瑾会显露什么样的本事。

再看这些栋梁显贵们,陈肃面上不显,心中实在是有些意兴阑珊。

“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如今皇帝已然对我等世家展露清算之态,枉顾我等二十年前辅佐其坐稳皇位之义。”

“岂不闻一朝天子一朝臣,纵使今日诸位心有畏惧,不敢对秦王出手,等来日他羽翼愈发丰满,乃至太子之位,最后问鼎……”

他话留半截,意味深长,等到这些人都细思极恐之时他才一锤定音:“纵使他现在愿意放过诸位,届时以他那种锱铢必较的性格,各位当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吗?”

这些位大人自以为隐蔽,可惜老胳膊老腿,全被人看在眼中。

他们这一聚直到暮色四合才纷纷离去,赵泽瑜得知此事时简直想自己直奔江南,可兄长不在京城,他必须得留下看着,不能擅动。

而且似乎兄长已然料到这种情形了。通过武陵门,赵泽瑾在江南的举动回忆最快的速度送往庆王府和安王府,自然也包括他哥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作死行为。

赵泽瑜:“……”

不说别的,他就想知道他哥回来敢不敢见嫂嫂,他觉得比起上一次朦朦胧胧的并未告诉景曦全部,这一次明目张胆的以身犯险应当足够他哥跪断一个搓衣板了,当然他会保证自己一定在旁边煽风点火,才不负他哥作死的殷切希望的。

兀自将头上火冒三丈蹦出来的青筋按下去,赵泽瑜想了想,叫乘风进来。

乘风一直在金吾卫中历练,筋骨都壮实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