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将军本来指望着秦老将军能够劝动“赵泽瑜”, 却不想他这般轻易妥协,竟然第一个响应“赵泽瑜”。
这几年来他们已然由一开始安王接替秦王的警惕不信任转为对这个后生晚辈的信任、佩服以及一点慈爱,因此便更是不能让他冒天下之大不韪。
京中多少皇亲国戚、豪门望族, 京城那个半吊子禁卫军拿阿若那的精兵强将、神鬼莫测毫无办法, 金吾卫人员精简, 以查案巡逻为主, 同作战不是一套训练。
到时,一旦京城有失, 可定北军却将北境守得严密合缝基本无人员伤亡, 到时等各地勤王之后皇帝问责, 他还需要定北军镇守北疆,不会对定北军做什么,但安王身为主帅必定令皇帝大发雷霆。
这些将军戎马一生,虽然不怎么涉政场, 可对人心却是有一种久经沙场野兽般敏锐的直觉:皇帝不爱任何人,他只爱他自己。
因此本来这便是很重的罪, 皇帝再有意施加惩罚,那么等着安王的是什么?夺职贬为庶人都是轻的,最怕的是酷刑加身,将人折磨得生不如死再斩首示众。
退一步讲, 就算皇帝有那么一点慈父之心, 肯留下他一条命, 可京城多少王公贵族, 一旦他们家那些纨绔子弟有任何伤亡、财产有任何损失,如何不会对安王生出报复之心。
定北军虽然有洛帅执掌数十年,对于这几个皇子自然也是偏向秦王的,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会眼睁睁地看着与他有一争之力的安王坠入绝境而不管不问。
凡是为边境安定呕心沥血者皆该得到他们的尊重与护持。
赵泽瑜想一想便也知道这些将军的好意, 同时他察觉得到属于“赵泽瑜”的心中也有一股暖流流过,可不知为何旋即便像是被一只大手强行抹去一样。
对着这些将军无声制止的目光,“赵泽瑜”选择不看不听。
老将军们大多明白了这个决定代表着什么,可年轻的小将却基本都是面面相觑,忠君爱国的思想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其中一个便不由得问道:“那元帅,万一阿若那真的选择了从风息镇一路南下,这一马平川的,直攻京城,那……那毕竟是天子所在啊,真的让阿若那攻了进去,我们岂不是罪人了?”
“赵泽瑜”方才眼睑的红早就褪了下去,决策之时他面上总是含有肃杀之意,他那玉雕一样的面容便倒是显得有些诡异的危险性,就仿佛志异中那等分外美艳却处处杀机噬人精魄的妖怪一样。
总之那小将问过他后看他面容便不敢再看第二眼了,只听“赵泽瑜”格外冷漠道:“若是阿若那真的选择这一条不明智之路,那些我分拨的将士会将沿途城池中百姓及时撤出。禁卫军总共五万之数,难不成挡不住阿若那区区两万兵马吗?”
那小将明显是被糊弄过去了,不过在场的老将却都心知肚明:那可当真挡不住。
正如景曦所言,定北军将皇帝惯得太无知太肆意妄为了,而这自从先皇时便已然留下这等风气了。
算起来,先皇搞内斗便是有一手,唯一参与过的一次战斗便是夺位,因其夺位时多仰仗各世家侯爵,本身性情也算不得坚韧刚强,故而在位期间被世家多有挟持,其夺位手段不正也算得上是一段心魔,故而疑心甚重。
这便是当时诸位皇子年岁渐长可他却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他自己谋权篡位,看自己儿子也时时觉得他们要谋权篡位,最终才造成诸位皇子在朝中各自拉拢世家显贵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