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二世(十一)

赵泽瑾一去边境便是三年, 中间只是在年节或者述职时才会回京匆匆待上几日,也不会超过一月。

他重铸防线及联络网,赵泽瑜每每收到前线军中的来信都不由得在心中赞叹。

赵泽瑜前世在边关近二十年, 若论对北境的熟悉, 哪怕是洛振远都未必能比得过他, 而数遍历代名帅名将, 当真能拿下北方蛮人将北方全部扩入版图的也绝对没有几个。

而在这种他颇有建树的领域,当他不用任何对待兄长的包容眼光去看时, 只以一个征战十数年的主帅的眼光, 他的兄长也着实太过夺目。

在敌方兵力远远优于己方且己方刚刚经历过大败被人一路打入腹地士气无比低迷的情况下, 赵泽瑾敢于收缩兵力保存实力,又明白轻重缓急,不急功好利,先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络网, 以一场小胜重燃军心,才一步步推进。

这些说得容易, 可身在战场全军性命乃至将整个家国都抗在肩上时,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份压力与对主帅本人兵法实战眼力的考验。

更何况,赵泽瑜手指在信笺上的“阿若那”三个字上停留了半响,这个人他上一世没有遇到过, 但从军报以及信笺上来看, 这个给他带来过剧烈不安的女人果真是头野狼, 便是立场敌对赵泽瑜也不得不肯定她的能力。

不过兄长顶住了, 他临危受命时也才不过二十三岁啊。

赵泽瑜将信笺丢入火中,静静地看着火舌吞没纸张,了无痕迹。

这一年来朝堂之中屡屡有人对皇帝提出边境之危已解,应当让秦王回朝。这其中有陈肃的人, 亦有赵泽瑜的人。

于陈肃而言,他曾经在这三年中没少动过手脚,可也不知是赵泽瑾命硬还是怎的,每每都阴差阳错地胎死腹中。

最可惜的是那次,他都调动了行晖帮这颗隐秘的棋子却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被赵泽瑜中途截获消息,反将他一军,向陛下污蔑行晖帮勾结北原,竟将其付之一炬。

陈肃辛苦拉拢的江湖势力就此灰飞烟灭,本来预备着若是有一日造反能用上这些人的计划也破灭了,还折进去一个户部,纵然他一向稳重也没忍住怒火攻心,病了一场。

这件事实在太巧,间接救了赵泽瑾一命,他也怀疑过秦王和安王是否是做戏做出一副决裂的模样,可无论怎么查却也只能查出他们确然不曾有半分往来。

他便也只能归结于因为赵泽瑾远离朝堂,现在赵泽瑜将赵泽恒当做最棘手的敌人,为此不惜给秦王提供便利。

到如今赵泽瑾已经在军中站稳脚跟,陈肃不能让他再执掌兵权了,而定北军和秦王在皇帝心中本来就是瓜田李下,他只需要轻轻一推,陛下自己就会寝食难安的。

而对于赵泽瑜来说,兄长远离朝堂三年已是极限,而且旭儿已然出生了,兄长也是时候该回来稳定朝堂势力了。

之前的三年中,他和陈肃暗中已然斗过了无数次,除了行晖帮那一次赵泽瑜来不及不得不亲自出马,顺道把行晖帮和户部尚书都撸了下去,剩下的时候他做得隐秘,大多时候陈肃都不知是他从中阻拦。

放兄长领兵三年应当也是皇帝的极限,那么接下来该走到台前的也应该是自己了。

作为皇帝现在最信任的皇子,赵泽瑜很轻松地便取得了接替赵泽瑾成为定北军主帅的机会。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