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阴灵之路 柳明暗 11064 字 2个月前

但僧人并不着急。

一点也不。

因为根本没让他等多久,就有人找过来了。

“可是红叶寺的金源法师?”

金源法师打眼一看,见来人浑身萦绕浊雾,看不清眉眼,也认不出气机。

他倒也不惊慌,点点头说:“我是。阁下可是能送我到那位佛子的身边?”

“不着急。”浓雾中的那个人说,又扫了一眼金源法师的周身,似乎是皱了皱眉,“阁下就没带什么来?”

明明那金色贝叶就在金源法师身上,得此庇护,金源法师周身都被金色的佛光笼罩,更有阵阵佛唱为他隔绝内外,这浓雾中的人就是没看见,还在来回地找金源法师的倚仗。

金源法师心下礼赞接引佛祖,面上不喜不怒:“足够了。”

那人还想说些什么,但他禁闭了嘴巴。

你说够了就够了吧……

“我想先问一问,”那人转而问道,“那孟彰被你们带走之后是轻易回不得炎黄九州的?”

金源法师不点头也不摇头,只说:“且得看我佛法旨。”

那人在浊雾中重重拧了下眉心,只觉得自己原本就不多的耐心都要被消耗殆尽了。

“我说和尚,”他忽然笑了一下,提出个似乎很有诱惑力的建议,“不若你直接引他转世吧。”

“转一世,能了断你们这位佛子身上很多的因果呢。而且,待你们这位佛子转生回到阳世天地以后,你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你们的佛子接受你们呢。”

“更重要的是,对于你们的法脉来说……”

浊雾中的人似乎是撇了撇嘴,但浊雾很好地为他遮掩住了,没让金源法师看得清楚。

“也是阳世的生人比阴世的阴灵更好修行,亦更容易修出正果来的吧。”

这些话金源法师都听了,但却都无法在金源法师的心中留下什么痕迹。

“佛子的事情,我佛自有安排。”顿了顿,金源法师竟又说,“成败来去皆是因缘,阁下不必太过执着,免得平生障碍。”

浊雾中的人懒得听他这些鬼话,直接问道:“我只问你,这事你到底有没有把握?”

金源法师唱了一声佛号。

那人又问:“那小孩儿到时候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我们这边不管,但有一点……”

他声音陡然阴沉下来,如这无处不在的阴风搜刮而过:“起码十年间别让他出来惹事!”

金源法师这一听,心中当即就有许多念头萌发,但又都被他自己给翻手镇压了。

“我们会尽量。”他这样说。

浊雾中的人对他这回答不甚满意:“只是尽量?”

他咄咄逼人,金源法师也半步不让:“这已然是极限。”

他这样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反倒是叫那浊雾中的人好一阵沉默。

“……那就十年!”浊雾中的人这么说着,忽然笼罩护持在他周身的浓雾便是一动,有一片竹简从中飞出,落在金源法师身前。

金源法师伸手将那竹简摘下。

竹简细长,形制很是普通,就连材质也只是遍地生长的青竹,其上气机更是纯净,除了刚刚沾染上的属于金源法师自己的气息以外,竟是再没有其他。

清理得很干净,也做得很谨慎,至少金源法师是没有办法凭借这一个竹简查检出与他合作的这些对象的身份来历的。

幸好金源法师也没想要在这个时候多做试探,他默默将竹简收起。

很明显,金源法师的态度着实让对面浊雾中的人满意,他声音都平和了不少,以至于那无声搜刮过的阴风都温和了。

“拿着它,然后跟着它走,它会给你机会的。”

金源法师沉默一礼,果真就循着心中佛祖的指引参照着那竹简内中的信息寻一个方向走了。

浊雾中的人定睛看着他消失的方向,沉默许久,也在一阵陡然吹起的阴风中消失不见。

金源法师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一处小阴域外停了下来。

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垂挂着的、平静下来的竹简,金源法师闭目静立片刻,忽然将那片金色贝叶从怀中取出,并将它往前轻轻一推。

金色贝叶轻飘飘、安静静地落入小阴域之中。

金源法师甚至都没去看那结果,送出金色贝叶后转身就走。

而也就是金源法师离开阴世天地重归阳世的那一刻,他手腕上原本极是安静的竹简忽然一震,竟是化作灰烟彻底湮灭。

金源法师只看得一眼,便没有任何停顿地继续往前迈出脚步。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是几个时辰,或许是三两日,有一群背着背篓的山民从小阴域外经过。

中有一人似是极寻常极随意地往小阴域里张望一眼。

但他也只张望这一眼,便继续沿着道路往前走了。

阳世天地里,某一座封地中,那亭台楼阁最深处,有人坐在竹席上低声跟上面的人回话。

“那金源真只是将什么东西送入那方小阴域里而已?旁的其他事他一概没做?”坐在上首的人皱着眉头问。

下方回话的人恭敬垂首:“下面的人是这样送信上来的。”

上首的人沉默片刻:“那小阴域这段时日可有什么变化?”

下方的人很快回答道:“并无。”

那上首的人又问:“那小阴域有什么地方是特殊的?”

下方自有旁人答话:“如果各处递送上来的信息没有错漏,那么,那方小阴域过不了多久,将会迎来孟彰麾下部曲的扫荡。”

上首的人一时恍然,随后失笑道:“是了,定是这样了,那些自称佛门的家伙惯来是要别人求着他们才肯送些、给些什么的,哪有自己跑到别人处去死乞白赖着送东西的?!”

堂中其他人听着,也各各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下首处最靠近上方的那两位更是连连奉承。

“王爷果然是烛见万里,那些所谓的佛门和尚不就是这样的么?生怕自己跌份,在旁人面前落了下风,所以怎么着都要端稳架子,啧……”

“他们怎么摆架子也是无用,眼下的炎黄九州,内有诸多世家,外有道门和百家,没他们伸手的余地。他们想要进来,就得跟我们低头!”

“也不能这么说,”上首的人矜持开口道,“那佛门的和尚能在草原上压服原本势大的巫教,也是有他们自家的可取之处的,不是完全不能用。”

他一开口,下方的人就安静了,全都竖耳认真听着,看似甚为恭顺。

上首那王爷似乎也没在意这些人的脸色和心思,而是若有所思地沉吟着道:“待孤大业得成,或许这草原的佛门,我们也能伸一伸手。”

堂中若有若无紧绷的气氛才算是真正消失了。

上首的王爷仍是不甚在意,只继续道:“不,哪怕孤最终失败了,那草原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左右,从古至今,大业败亡后退往草原的,自来都不少。

“王爷……”下方的臣属斟酌着要开口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