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姑娘, 寡人有个问题,若是政儿提前知道刘邦要起义,杀了他, 那我大秦能避免二世而亡的结局吗?】
陈曦听了这话笑了笑:【王上,当年秦武王举鼎而死, 阻碍到你们秦国东出了吗?】
嬴稷:【……除了王兄,我大秦还有无数人才,便是寡人死了, 也不会阻碍东出!】
【那便是了。秦亡并非是刘邦一个人的功劳,就算没有刘邦,还有陈邦王邦李邦!
就如同我之前说的, 秦亡的主要原因太多了,百姓起义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实在活不下去了, 否则就算是有人起义, 百姓也不会跟着造反的。
每个朝代的灭亡, 都不是因为别的王朝太好了,而是因为自己的王朝太烂了。
不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变烂, 只是想着把会造反的人杀掉,恐怕你要杀掉全天下的人呢。
而在那之前,你自己首先就会被杀掉了。】
此言一出,众老祖宗们, 和皇帝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个道理他们不懂吗?
那当然不可能, 能够站在这里的,能够当上皇帝的, 除了少部分真的傻的,大部分都算得上是人精了。
但是承认别人有谋逆之心, 总比承认自己干得不好要让人舒服许多罢了。
陈曦也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她继续道:【和二世而亡的大秦不同,煌煌大汉不算中间被王莽新朝截断的部分,立国四百零七年,中间出现的优秀皇帝、太后们其实实在是很多。
除了刚刚西汉的时候说到的汉高祖,汉高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东汉,老太公您也有很多优秀的子孙。
比如汉光武帝刘秀。】
此时还在种地没想着要造反的刘秀茫然的看着天幕。
和他同名哎,而且他们这个时候也有一个王莽哎。
难道真的是他?
想到这里,刘秀又自嘲的笑了一下。
他现在这个地位,怎么可能嘛。
【汉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刘启长子刘发一脉的。受到汉武帝推恩令的影响,在刘秀父亲那一脉的时候就是一个县令的小官了。
但是就这样的小官父亲,刘秀也没能受多久的荫庇,在他九岁的时候,其父就去世了。
刘秀被叔父收养,成了平民。
从此之后就开始种地了。
要说出身刘秀是有的,但是要说家底,刘秀是空的。】
【后来王莽篡位之后,实行的各种政策让世家豪强觉得,还不如原本的汉朝好,再加上那个时候天灾不断,迷信的人觉得是王莽的问题。】
【其实王莽本身的心是好的,只是他的政策太过理想化,对自己的认知也不足。
简单的说就是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任何改革都是要适应当前的社会潮流的。
就如同在汉朝的时候世家豪强逐渐坐大,东西两晋的时候达到顶峰,甚至有“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样的说法。
在这个时候想要对抗世家豪强,其实是很困难的。
当然,也不是说世家豪强就一直强下去了,在黄巢的时候不也做到了“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吗?
所以刘秀后来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能力之外,也有一部分历史的必然。】
【刘秀本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没什么大的抱负的。
别说什么当皇帝复国了,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后来他当然也娶了阴丽华了,而官嘛,是直接坐到了皇帝。】
【好小子!干得真不错啊!】刘煓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