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征高句丽之前还有个插曲,
因为第一次征高句丽的那点事,国内开始频繁的农民起义,
其中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杨素, 就是那个在杨坚统治期间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和杨广勾搭成奸的杨坚心腹。
也不要说我说的不好听, 如果杨广真的是什么千古名君,比如说跟他越级碰瓷的始皇帝陛下那样的,再不然武帝陛下或者李二陛下那样的也行。
我能把这个吹成是强强联合, 高手之间心知肚明的政治投资。
但谁让杨素压错了宝呢,扶上去这么一个狗屁倒灶的皇帝,他也就活该被骂了。】
【当然, 杨素的报应来的很快。
杨广登基之后,杨素很快就被厌弃了。
在杨素重病的时候,杨广还不停地打听, 杨素什么时候能死。
不过好在杨素活着的时候还算是没有碰上杨广疯癫的时候, 他大业二年就去世了。
这个时候的杨广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 对杨素也算是风光大葬。】
【在杨玄感造反之后,杨家包括杨素本人都被牵累, 基本上满门被灭,
除杨素之弟杨岳一房外(杨岳本人也被下狱处死),只有杨素的孙子杨台幸存了下来。
杨广还改杨氏为枭氏,称杨素为“枭素”。
但是杨玄感也并非是隋文帝、宋太祖那种看着人家孤儿寡母好欺负, 所以才要造反的人,
而是他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之后, 才想要起来推翻隋朝。】
【怎么说呢,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毕竟杨玄感在起义之后, 记载是“父老争献牛酒,子弟诣军门请自效者,日以千数。”
杨玄感起义的时候,正好便是隋炀帝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
是的,杨玄感也不是什么傻子,他自然是知道什么时候来造反的时机比较好。】
【所以在隋炀帝打到辽东城下,许久都没有打下来的时候,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来,隋炀帝只能先回去平定内乱。
于是乎隋炀帝带来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全都留在了原地。
隋军众心汹惧,混乱的失去了部署划分,诸道分散。
因为隋军走的太突然,高丽军甚至都不敢相信隋军真的撤退了,
毕竟隋炀帝那个志在必得的样子,实在是很迷惑人。】
【不过试探了许久之后,高丽军发现隋军是真的跑路了,于是决定也占个便宜。
隋军虽然大军在前面跑路,可是后面还是有数万人在殿后。
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
【而回到大隋的杨广迅速平定了杨玄感作乱,此事让他十分生气。
一个是生气于杨玄感居然敢造反,另一个则是生气杨玄感作乱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响应。
于是隋炀帝命令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与留守樊子盖追查杨玄感的党羽。
对此杨广的评价是:“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
众人:【???】
他们几乎没有反应过来陈曦在说什么。
【“不尽加诛,无以惩后。”?】嬴稷微微皱眉。
哪怕是他也对这个决定很震惊了。
要知道,他当年默许甚至是认可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那是因为两军对战,你死我活。
如果不是这四十万的赵军死,等他们稍微恢复一下之后,那么反过来死的就是秦国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