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旦惶恐的模样, 武则天心中叹了口气。
难免有些思念自己的前两个儿子起来。
虽然一样不是附和她心意的完美儿子,但是她之所以忌惮,便是他们不会被她掌控, 大部分条件还是符合一个太子的身份的。
剩下的俩儿子……
都立不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她纠结到底是传给武家皇位还是传回李家皇位的原因之一。
如果之前两边有什么特别让她惊艳的后人,那她的皇位要传给谁说不定就尘埃落定了。
好在现在天幕的出现让她有了另一个选择。
不过那原本的历史轨迹也让武则天心惊, 所以才会喊住李旦。
李隆基,确实是个让她很纠结的人啊……
虽然天幕说了,他前期的事情做得好是因为有她留下的人脉, 不过武则天却知道,就算是她留下了再多东西,后面这个皇帝立不起来也还是立不起来。
你看这李显和李旦又哪一个不是在李隆基当皇帝之前当的皇帝了, 可哪一个把她留下的人用好了?
知人善任也是一种本事。
天幕说得对,若是这李隆基早死,那可真是好事一桩啊……
想到这里, 武则天叹了口气, 把李旦又给吓了一跳, 惴惴不安的猜测起来。
“一会儿回去之后,叫你家三郎进宫。”
李旦:“!”
虽然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但是也没能让他好过一点。
因为李隆基是他的儿子,哪怕并非是长子,可是李隆基从小聪明伶俐,甚是得他欢心。
更何况……
李隆基是之后的天子, 也是将他们大唐带入巅峰的人!
哪怕是后面有些不好的地方, 那也是在折腾他们李唐的江山。
而不是现在的武周。
可是现在武则天要把李隆基叫过来,那之后……
不过李旦完全不敢说什么, 如果他听话,武则天可能还不会怎么样, 如果他不听话……
李旦完全不怀疑,武则天会弄死他再找一个人来当这个太子。
天幕上不是说了吗?后面继承皇位的也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兄长,现在被贬房州的庐陵王李显。
“放心,”或许是看了天幕心情不错,武则天说话的语气都好了一点,“朕只是有些事情要问问他,不会怎么样的。”
李旦恍惚了一下,连忙道:“明白了,儿臣这就去喊他。”
李隆基很快便进了宫。
没有人知道武则天跟李隆基到底说了什么,只知道出来之后,李隆基脸色是不大好看的。
李旦想要去问,结果也没问到什么。
*
开元时期
李隆基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朝臣。
他一直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但是从天幕的话来说,他后期做皇帝做的那叫一个失败。
是他现在最看不起的那种皇帝了。
虽然他看了后面宋朝的皇帝之后,觉得自己也还行。
比上不足,好歹比下有余。
可是很快李隆基也机灵起来。
如果是要跟宋朝皇帝相比才能比出来优越感的话,那他这个皇帝还不如不做呢!
这个时候,张九龄上前:“陛下,您说的罪己诏,臣已经拟出来了。”
在之前说到安史之乱的时候,李隆基曾经说过自己要下罪己诏。
张九龄作为天幕上认证的开元时期最后一任贤相,那自然是要听了皇帝的话就立马行动的。
于是二话不说就找太监拿了笔开始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