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后, 权势日益膨胀,所有奏章都被他带回私宅,交给侄女婿孙聪和投靠他的松江府已革生员张文冕处理,
既不与百官商议,也很少送交内阁拟旨。
而且他还很聪明, 知道如何让朱厚照把权利移交给自己,
他经常为朱厚照安排杂艺,待到朱厚照兴致渐高, 刘瑾便抱着各衙门的章奏,恭请朱厚照裁决。
这种把戏其实很常见,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但是百试百灵。
试想一下, 一个普通人被打断了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尚且心情不快呢,更何况是朱厚照这样一个熊孩子?
刘瑾把朱厚照拿捏的那是相当准确的,什么天子, 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好糊弄的熊孩子罢了。
朱厚照也不负刘瑾所望, 总会不耐烦地说:“朕用你是干什么的, 这些琐事还要烦朕吗?快走!”
几次之后,刘瑾便不再恭请朱厚照裁决了, 所有政务都由他一手包办。
而朱厚照可能还会觉得,刘瑾实在是太懂事了,帮自己分担了不少呢。】
【但是即便如此,刘瑾还不满意。
他借助厂卫的力量来强化权力, 他的同党丘聚掌握东厂,
还恢复了西厂,由另一同党谷大用统领。
他还怂恿朱厚照建立内行厂, 交给他自己亲自统领,凌驾于东西厂之上。
他利用这些特务机构陷害异己尤其是言官, 安奎、张彧、周玺、黄景等官员均受到迫害,轻则削籍,重则致死。
据说在刘瑾当权的几年中,枷号而死的就多达数千人。
在刘瑾的淫威下,超过八成的官员见到刘瑾都要跪拜,而上一个专权宦官王振则只受到约五成官员的跪拜,可见刘瑾的专权在明代又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刘瑾贪污受贿、结党营私都是家常便饭,据说当时民间流传大明有两个皇帝
——一个是“朱皇帝”,一个是“刘皇帝”;
一个是“坐皇帝”,一个是“立皇帝”。
而刘瑾亦可能萌生不轨之心,他所豢养的余明、余伦、余子仁等江湖术士称刘瑾的侄儿刘二汉命相贵不可言,暗示他可以当皇帝;
而刘瑾还结交陕西总兵曹雄,也被认为居心叵测。】
陈曦微微摇头:【也不知道朱厚照知道这些事之后,是不是还觉得这“天下事岂专是内官坏了?”
这天下的好宦官确实不少,高力士、郑和,那都是正面形象的宦官,可他碰上的不是这么回事啊。】
【而且因为刘瑾实在是太贪心了,得罪过的人非常多,甚至包括同为“八虎”的张永也同他反目。
正德五年,刘瑾推行清丈屯田的政策,
宁夏巡抚安惟学、大理寺少卿周东在宁夏强推此项政策,追征钱粮、马价,引发军心不满,
宁夏庆王府下的安化王朱寘鐇趁机于同年三月发难,杀死安惟学、周东及镇守太监李增、监枪太监邓玉、宁夏总兵姜汉等人,
宣布起兵清君侧,即铲除刘瑾,并在檄文中历数所刘瑾的种种罪恶。
不过刘瑾在向朱厚照报告朱寘鐇造反时,故意隐匿了朱寘鐇所发布的指斥自己的东西。】
【这个时候如果朱厚照足够英明,那就应该知道刘瑾定然有问题了。
所以朱厚照并没有让刘瑾自己处理这个问题,而是命杨一清总督军务,张永为监军太监,率领京营讨伐叛军。
然后这两人在出去的途中,就得到了不愿附逆的宁夏游击仇钺计擒朱寘鐇的消息,
杨一清仍偕张永至宁夏安抚军民,两人在这一过程中相约铲除刘瑾。
刘瑾此时权势滔天,当然也通过自己的特务获悉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