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提到的张居正再次怔愣片刻。
他知道, 自己的上位手段很不光彩,甚至说可以是被很多人诟病的。
他从一个普通的进士到现在的首辅,中间也曾清高自持过, 但是在面对皇帝花样百出乱七八糟的状况中,他慢慢成为了现在这种年轻时候的自己都不齿的模样。
张居正当然明白, 有很多人是看不惯他的,甚至恨不得写长文来骂他。
但是这些人是不敢去骂皇帝的。
因为骂他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骂皇帝那可能是真的会被抄家灭族。
张居正倒也不在乎, 做都做了,就算不想被说也没什么办法。
可是居然能听到陈曦这种说法,这让张居正有种欣慰之感。
吾道不孤啊!
骂我没关系, 先把上面的狗皇帝骂了再说!
【其实当时,还有许多许多怪事,
例如, 隆庆二年七月, 巡视中城御史李学道笞责了一名在宫外手持利刃以吓诈民财的宦官许义, 其他百余名宦官在李学道经过左掖门时突然出来用棍棒袭击李学道以报复。
朱载坖闻讯,以李学道“不候恭题”“擅笞内侍、不谙事体”的罪名, 撤去他巡视中城御史之职,发配到外地。
隆庆三年十一月,内廷尚衣监少监黄雄为追讨利息,与北京的居民发生斗殴, 负责京城治安的兵马司将其扣捕。
次日, 解送到巡视皇城御史杨松处。
黄雄的同伙假称有皇上“驾帖”,即要召见黄雄, 强令立即释放。
杨松在查明是伪造之后,乃上奏控告黄雄“暴横不法, 诈称诏旨”,黄雄则反诬杨松检举不实,
对宦官的话朱载坖是没有不信的,不仅相信,还指责杨松奏事不实,“不奉旨辄拘系内侍官,命降三级,调外任”。】
【在大明当官,还不如在大明当宦官!
除了在朱元璋时期比较憋屈之外,你看看其他时候的宦官,哪个不是呼风唤雨啊。】
陈曦遗憾的摇头晃脑,【看来朱元璋的铁血手腕,虽然是把官员们吓唬的够呛,但是你看看他的后代,哪个听他的啊。】
朱元璋:“……”
不带在伤口上撒盐的啊!
天幕实在是过分了!
“……要不,咱们把宦官取缔了得了。”朱元璋多少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他们总不至于这么违反祖宗命令吧?”
马皇后:“……”
这可是……说不好啊。
【不过,终隆庆一朝,得宠宦官如滕祥、崔敏、李祜、陈洪、孟冲等人终究还是以争饰奇巧淫技,代帝聚敛为主,
即使受命监管团营的吕用、高相等人,也未实际攫得军政大权,
尚未出现类似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这样已能左右国政的权奸。】
陈曦说,【但是我个人觉得吧,这主要还是因为朱载坖活得短。
他的寿命要是和自己的父亲或者是儿子肩并肩,那可真说不好会不会培养出几个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左右皇帝废立的大宦官来呢。
毕竟在我们后人构思明朝小说的时候,很多人甚至会把主角构思成宦官呢。
足以见得明朝的宦官干政有多么严重了。】
老祖宗们震惊了。
他们也不是没有看过话本小说的,但是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会有人把话本小说的主角给写成一个太监的。
又不能传宗接代,还没有任何尊严,当小太监到底是有什么好处啊?
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