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看着天幕, 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任何问题。
袁崇焕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是死有余辜!
而且他就算是死前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实在是活该。
只是判他凌迟处死, 已经算是对他的宽仁了!
但是大臣们却是心中发寒。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政敌活跃在官场上,可也没有人觉得自己是能在官场上干干净净永远没事的。
现在他政敌的下场, 就是他未来的下场。
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还要再惨几分的。
所以他们希望袁崇焕去死,可是这种死法真的大可不必了。
这个皇帝真的是个好皇帝吗?
【杀了一个袁崇焕, 明朝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之前我说了,明朝的时候正好是处于小冰河时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天灾频繁。
而在崇祯年间,小冰河期更是进入了比较严重的阶段,引发了灾荒频繁、粮食歉收, 西北和中原受灾尤甚。
正常的皇帝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是免税赈灾的, 毕竟一个地方受灾之后, 百姓活着都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是交税。
但是我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呢, 他田赋加派依然不减,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然后便演变成了浩荡的农民起义。】
【在崇祯元的时候,遭受大旱的陕西澄城中就爆发了王二起义,他们杀死知县、啸聚山林, 拉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陕西各地走投无路的农民与边镇逃兵、被裁撤的驿卒等合流, 纷纷揭竿而起。
这些起义者各自为战、流动性强,所以被统治阶级称为“流寇”。
崇祯二年四月, 朱由检任命杨鹤为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处理陕西民变。
对于民变, 朱由检采取了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方针,指出:
“秦贼蔓延,虽因无岁,总由贪官债帅不恤军民,恣行剥削,以致转徙为盗。
自今边方文武,俱宜遴才选补,不得听人规避,徒取备员。
其官兵分合事宜,兵部密行督抚,相机剿灭。”
“流贼与夷虏不同,这都是我内地赤子,还须用招抚解散为是,不必纯用杀掠。”】
【杨鹤贯彻朱由检的这种方针,陆续招安了一批起义者,其中最大的成果是崇祯四年招安神一魁。
不过因为根本的社会矛盾没有解决,所以许多起义者在接受招安后因得不到有效安置而重新起义,神一魁就不到一个月就“复叛”。
朱由检闻讯震怒,于九月二十三日下令逮捕杨鹤,将他遣戍袁州,代之以主剿的延绥巡抚洪承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要求陕西督抚“鼓励道将,速图剿定”。
在洪承畴等的大力镇压下,陕西的各路起义军在崇祯五年冬转战山西。
朱由检以曹文诏节制秦、晋诸将。
一年后,各路起义军又成功实现“渑池渡”,转进河南,攻城略地。】
【崇祯七年正月,朱由检任命延绥巡抚陈奇瑜为五省总督,全权负责镇压起义,又起用大名道卢象升为郧阳抚治,把守起义军最有可能进入的川、陕、豫、楚四省交界地带。
在卢象升等的镇压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起义军退回陕西,于崇祯七年六月被困于兴安南面的车厢峡,陷入绝境,
然而陈奇瑜接受贿赂,主张招安,反而让起义军成功逃脱,朱由检转而命洪承畴兼任五省总督。
不久,明朝皇室发祥地凤阳在崇祯八年正月被扫地王、太平王等部起义军攻陷,明朝祖陵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