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十八这天, 整个营地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扫除,大人小孩皆忙得团团转。
秦朝宁一家早早就起来洗漱,接着开始干活。
南方的冬日里是不下雪的, 但是湿冷刺骨。这种气候,幸好井水暖和, 让老百姓们干起活来,双手不至于很难受。
他们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清理了一遍, 桌椅碗筷都刷洗了,被单这些也洗了拿出去晾晒, 而甚是破旧的衣物这些,则堆放进某个箩筐里,等待日后再想想拿来做点什么。
待忙了一整天下来,他们把自家的土胚房, 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往常有些乱放的物什现在都归置得齐齐整整。
接着,秦石搬过灶间的四方桌到天井,秦朝阳把前些天从县里买来的红纸摆上。
秦朝宁就从自己房间里拿出笔墨砚, 准备在这里写对联。
在他写对联之际,秦晚霞去灶间盛了一碗糯米粉, 准备熬点浆糊备用。
随后, 秦朝阳去忙活喂鸡的事,秦石去营地里借石磨要磨米浆,秦柳氏则是要去地里拔些菜回来。
秦朝宁写对联的手速很快。他给正门写的是:[1]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灶间写的是:[2]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福喜盈门……不仅每个房间都有, 连几个鸡笼都写上了几副:六畜兴旺。
等他把对联的墨稍微晾干,他便取了些许浆糊把鸡笼那边的对联先贴上。
至于其余的,身高不够,还得他大哥和爹回来后再贴。
忙完这事后,秦朝宁跑去灶间找秦晚霞问道,“姐,还有什么需要幺儿做的么。”
听罢,秦晚霞继续手里的活,把砂锅先置在灶上,然后看了看底下的柴火烧得正旺,才回他话,“咱们一道洗菜,淘米?”
闻言,秦朝宁点头应下。
他们姐弟俩搬过一堆食材到水井侧,接着找来几个小木盆,坐在小凳子上开始忙活。
除去煲汤的材料洗干净后就被秦晚霞先放入了砂锅炖着,其余的食材他们就摆放好在天井这里,等秦柳氏归来后再料理。
没多久,秦石和秦朝阳忙完回来了。他们先把家里的对联都贴上,继而才去帮忙一块做晡食。
因为他们吃过晡食还要开始炸过年的零嘴,蒸过年拜神用的年糕,事情还有一堆,所以他们都加快了速度,什么活都一起干。
当天年二十八的晡食,他们家做的是豆腐酱炖鲥鱼,紫苏焖鸭,白灼芥菜和鸡骨草炖猪脊骨汤,此外秦柳氏还盛了点腌萝卜干当小菜。
趁着天色未暗,他们一家人就坐在还留有烧火余温的灶间里吃饭,不时还聊一聊饭后炸年货如何分工,还有后日的年三十要做什么菜等。
秦朝宁在他们聊天的时候,伸手夹一块鲥鱼籽放进嘴里。待他抬眸,只见家里几人的脸上均是眼笑眉舒,神色放松,他不由得满心欢喜地龇牙笑。
待到晡食过后,他们几人把家里仅有的两口铁锅都用上了。
其中一口锅要用来炸物,另外一口锅则是用来蒸年糕。
在炸物这一块,他们家打算做些糖环、糖角、空心油糍、麻枣、煎堆。年糕的话,他们家打算做的是红糖年糕、萝卜糕、芋魁糕三种。
提前在灶间点上油灯,在四方桌摆上洗净晾干了的圆簸箕。等秦柳氏往其中倒入糯米粉,再加适量的水和白糖,他们便可以开始揉面团。
秦柳氏带着三个子女做炸物。
像糖环、糖角、麻枣这些简单的就由秦朝阳和秦朝宁来动手做,空心油糍与煎堆这些就只能秦柳氏和秦晚霞二人来做。
秦朝阳和秦朝宁的手上活计不太漂亮,糖环做得歪歪扭扭,糖角大小不一,唯一做得好的是麻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