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府试第三场的考题中规中矩, 许多学子都提早缴卷,离开贡院。
陆杰修和秦朝宁俩人反而比前两场稍晚些离开的号房。
待他们前后脚出了贡院,俩人便在大门前互相行礼问好。
陆杰修趁此机会问秦朝宁, 要不要去府上坐坐?
他素日来都觉得那些学子无法深交,秦朝宁还是第一个让他发自内心觉得可以多加往来的。
关于今日的策论题目:'儒与法, 孰优?',不知为何, 在答完题缴卷后,他就有种很想找人畅所欲言一番的念头。
此刻, 他觉得倘若能够和秦朝宁坐下来聊聊,指不定双方都能有所获益。
闻言,秦朝宁愣了愣,显然是没料到陆杰修会邀请自己去姜府。他此时对于去姜府倒没什么念想, 去或者不去, 皆随意。
而在几步之外的秦朝阳,今天等自家幺弟的时间比前两场府试都要长。
他原本还纳闷着,幺弟该不会被考题难住了, 这时一看到秦朝宁终于出来了,他拖着小推车就跑过去了。
听到动静, 秦朝宁侧过脑袋看了一眼他大哥, 便委婉地回拒了陆杰修,相约府试结束后再到他府试拜访。
秦朝阳一身裋褐,因为近日来晒得多, 皮肤黝黑了许多。他此时看上去灰扑扑的,不少学子会对其主动避让。
陆杰修也看到秦朝阳了, 便面露惋惜地对秦朝宁应了声“好”,随即朝秦朝阳行过礼后, 才跟着自己府上的从仆们离开。
秦朝阳看着他们匆匆地背影,好奇问自家幺弟,“那人不是姜大人的妻弟么,他找幺儿你干嘛?”
“想让幺儿去他府上玩耍?”,秦朝宁应道,然后走到手推车后方准备帮忙推车。
总不能是为了指点他课业才喊的他过去……?不过,陆杰修这样饱读诗书的学子,他家里的藏书一定很丰富吧?
他不解地眨了眨眼,算了,没想通。
秦朝阳听罢,觉得自家幺弟要是有个一起走科举仕途的小伙伴还挺好的,何况陆杰修和幺儿年纪算相仿,便提了两句让秦朝宁可以去一趟,若是处得来日后就多点来往。
闻言,秦朝宁漫不经心地“嗯”了声。
他和陆杰修一样,哪怕现下出了贡院,同样还沉浸在那道策论题里。
这道题对于所有府试的学子而言,只要内容倾向是尊崇儒学,夸赞儒家思想的,哪怕乏善可陈,十之八九也大差不差地会通过。
儒与法,孰优?
要是让他说实话……这府试怕是过不了了,院试、乡试、会试那些,更是无缘下场。
虽然他对于前尘的记忆消散了许多,但是那些学过的知识却仍旧一字不忘地在脑海里。
以至于,他在面对此类题目的时候,需要刻意用文字伪装起自己的真实意图。
儒与法,孰优?皆不优。
只是现阶段的大环境,二者相结合,会让底层老百姓们尚且仍有喘息机会,同时朝廷内外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秦朝宁看着自己大哥身着裋褐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直身长衫,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府衙内
已经收到了所有学子考卷的李知府、董通判、王知州等人,又开始了连轴转的阅卷。
号房排名前二十的考卷右董通判与王知州先分别阅卷,在其上填上“圈”、“尖”、“点”,或者“直”或是“叉”表明自己对于此份答卷的评价后,再递呈给李知府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