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记这边, 钱掌柜在秦朝宁兄弟俩上门时,正在给钱勤学送木棉花扁豆脊骨汤。
现在的祥记分上下两层营业,一楼大堂依旧是四张桌子, 八张长凳,时常满座;二楼修整出来三个包间, 每间能接待十人以内,钱掌柜用以接席面为主。
祥记还招多了两名跑堂的小伙子, 一名店小二,柳二强则被钱掌柜安排在了庖厨当学徒。
因为庖厨多了人手, 一些简单的点单也无需钱掌柜的动手,他自春节后以来,清闲了不少。于是,他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若是心血来潮时, 就折腾点味道好些的菜品。
这会儿秦朝宁和秦朝阳来了祥记, 他把他们俩都带到后院的正厅,让他们兄弟俩和钱勤学一块喝汤。
“叔,你这汤熬得真好”, 秦朝阳一放下碗就龇着牙夸赞道。
一喝就知道料足,炖够了时辰!
闻言, 钱掌柜的脸上乐开了花, 他自己也夸自己道,“你们叔我,一大早去屠户那买的好脊骨, 拿前些日子淘来的紫砂锅炖了两个时辰。这汤滋味醇厚得很,哪能不好喝。”
乖乖坐着的秦朝宁听完他们的对话, “嘿”地笑了笑,继续埋头喝汤。等他喝光了一碗, 就看向钱掌柜直白说道,“叔,幺儿想再要一碗。”
“好嘞~!”钱掌柜瞬间更开心了,立即给他们三个都添了汤,还把汤渣的脊骨都捞出来,装在碟子里给他们啃着吃。
等他们吃饱喝足,钱掌柜才问秦朝宁兄弟俩来找他何事。钱勤学此时也在一旁听着,他目光疑惑地看向秦朝阳兄弟俩。
秦朝宁便把自己来时的想法告诉他们。
他这会的意思是,祥记和钱掌柜不妨考虑一下去南州城开个分店。
一方面是祥记现在的招牌菜在盐边县县城已经有口碑验证,不愁在南州城卖不好;另一方面是,有福叔一同过去南州城,可以无需和勤学兄分别。
他和钱勤学去东皋书院寄读,一去最少半年起。以往还有寄读的学子,由于习惯了东皋书院的教学和氛围,直接在那长久呆下去的。
此外,南州城的人群大概率会比盐边县的老百姓手头宽裕,消费能力更强。他们此番前去,可以实践一些新的菜品,扩大客人们的受众群体。
听完后,钱掌柜把自己的顾虑提了提。
他担心的主要有三点,一是那边能不能赁到合适的铺子,价格和地段都适合的。二是在那边的税怎么缴纳,现在全国的老百姓,要面对的税后名目是很多的,就怕南州城的境况更严峻。三是去那边全新重头招人,他怕找来的都是不老实的,后续给铺子惹出很多麻烦。
闻言,秦朝宁看了一眼钱勤学,见勤学兄脸上没有反对的意思,他才继续把话说下去。
按照他所说的,如今距离明年正月启程前往南州城还有约莫七个月的时间,钱掌柜的以上三点顾虑都不成问题。
关于铺子,可以找盐边县的行商帮忙留意,税收和规矩也找他们了解一番。而招人一事,秦朝宁建议钱掌柜可以买些人。
现在北方多有遭了灾的,南方也有日子过不下去的,去人市买几人回来手把手教导,日后他铺子里的庖厨和秘方都可以放心托付大半的工作量。
虽然秦朝宁不喜外面近日多起来了的人口买卖这类事情,但是大环境当今流离失所的人渐多,祥记对于某些难民而言,还算得上是好去处了,能安身。
钱掌柜的听罢后,先是看了看自家的独子,等钱勤学说说他的看法。
只听见钱勤学说道,“可,祥记便依幺儿所说的行事就行。”
“南州城一行,我们都去闯闯。”
惯常温文尔雅的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脸上罕见地露出明明白白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