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127.状元郎

内阁的意见难以统一, 最后便是抓阄定的名次。

抓阄也是内阁的老传统了,并非儿戏。

实在是,聪明人太多, 往常针对政事能够想出来的解决法子虽各有不同,却也大差不差。那么, 若是意见不决,便抓阄吧, 抓中了哪个便用哪个的法子。

这样也可以避开许多明面上的摩擦。

斗争可以,但是都能做到阁老的人了, 分寸要顾忌着。

谁的底下、门下,不是一串一串的学生、子嗣、旁支的。

做人留一线,都是给身后那些小辈留的余地。

除非,能一锅端了对方, 不留后患, 要不然,众人还是会愿意维持面上的那张纸不捅破。

内阁最终呈上给历帝的名单,殿试第一名是黄致远, 陆杰修是排在第八名,秦朝宁是在第十二名。

等在圣乾宫的历帝, 从总管太监周伯通手里接过了名单, 他把该名单从上到下看着。

越看,他的双眸就越深邃。

周伯通,已是花甲之年, 是在历帝自幼就贴身照顾历帝长大的内侍。如今,他是四品的宫殿监督领侍, 总管太监中的一员。

这会儿,周伯通半弯着腰, 把内阁送过来前二十的新科进士答卷放置在桌侧,笑着提醒历帝,“圣上都处理了一上午的公务了,何不先歇息片刻,吃过御膳后再看。”

“阿公,稍后”,历帝对着名单轻轻蹙了眉,右手在桌上叩了叩。

这是历帝沉思时候的小习惯。

只是看了一眼,周伯通便知道当今圣上是对名单不认可了。

这使得他不由得对内阁腹诽,怎么这般小的事都干不好,耽误圣上用膳了。

圣上的龙体安康不比那些劳什子事情重要?

在他眼里,什么朝政大事都不如历帝的身体安康重要。

他把历帝自幼带大,事事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谓倾尽了心力。历帝在他这里,在唯一且最重要的。

历帝的那一声“阿公”就是对他的信任和敬重。

眼下无法,他便转身出去吩咐内侍让御膳房那边先别传膳,免得菜凉。

等历帝把所有文章都看完了,历帝提朱笔重新拟定了名单。

随即,他让周伯通晚些吩咐司礼监那边把名单送过去内阁,让内阁把奏折拟出来。

“此外,吩咐钦天鉴那边,给传胪大典拟个好日子出来。”历帝对周伯通说道,“让织染杂造局那边也给新科进士把袍、笏、靴等赶工出来。”

“诺”,周伯通应下。

随即,他上前再次心疼地催历帝去用膳。

见状,历帝也如他愿地起身了。他感慨,“阿公怕是这偌大宫里,最为朕的身子考虑的人了。”

周伯通笑着劝慰道,“圣上哪里的话,皇后娘娘、太后娘娘那些尊贵的主子,哪个不心疼陛下的。”

一主一仆说着话,殿内其余内侍均是忙活了起来。

待司礼监那边拿到历帝的笔墨,马上悄无声息地誊写了一份送至太后的慈宁宫,然后才派内侍把历帝的笔墨送去内阁。

而内阁的几个阁老看到了最终名单后,他们的心思各异。

像杨首辅的几人,皱了皱眉,半晌没了话。

直到他们中的其中一人嘀咕了一句,“圣上还是太年轻了。”

他的意思是,瞧瞧圣上,正是野心勃勃爱做梦的年岁呢。缺乏经历,这定出来的排名,一看就让人觉得天真,太天真了。

年轻,在他们的嘴里不是夸人的话。

它是冒失、能力欠缺、不稳重、不谨慎……的集合。

闻言,杨首辅半垂下眼睫,笑了笑,“张阁老又心直口快了,慎言慎言。”

他这样给张阁老的话定调,和稀泥不是一次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