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宁倒没趁着晒书, 就给自己选几本古籍。
他做事惯常仔细,属于面上不吭不声,手上的活却不停的那种。
等杨誉良带着他干完活之后, 两人就在院子里晒太阳,围着碳炉子, 烤着干果,喝热茶。
“老夫今日给你讲点故事吧”, 杨誉良给自己剥了一颗桂圆,缓缓把他自己的经历拿出来给秦朝宁当故事讲了起来。
这才做了这点儿事, 他就感到疲惫了,不服老都不行。
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他算得上是一帆风顺的人。老天爷待他不薄。
从踏入科举到步步青云,他每次都凭脑子走对了方向, 站对了队伍。
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保命的关键, 是万事留一手,做人做事不做尽,对上位者足够忠诚。
无论他有多贪图富贵, 他都记着这些都是圣上允许他拿的。在对方翻脸时,他也看得开。不过时也、命也而已。
至于他的为官之道, 他秉持的是, 人人皆能为我所用。
一个政法想要推行下去,只要下面的人都成为棋子,就没人会成为他向前的阻碍力。
秦朝宁是个想法很多的官, 他身上有着大多数官吏想不到的巧思,也有着骨子里革新派的势头。
当年的新派变法失败, 在杨誉良看来,就是根基太弱, 而反对派太强。
为官为政,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推动自己的真实想法落地,当事人最先要明白的是,自己的对手盘是谁?
是谁会成为自己前行的最大障碍?怎么解决这些障碍?铲除异己还是拿来为我所用?
杨誉良把秦朝宁当成旁观者,纯粹地分享他为官多年遇到那些事是怎么处理的心路历程。
至于秦朝宁会不会学他,以后秦朝宁究竟会怎么做,他都没想管。
而秦朝宁安静地听着他的话,没打断,也没发表自己的意见。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何会把自己喊过来,把他生平的经历给他细讲,但是他在这里面感受到了善意,没有恶意。
他倒是疑惑了一瞬,杨首辅对他,似乎一直以来都很青眼有加?
哪怕他和杨斌当年闹成那样。
秦朝宁给杨首辅的茶碗里倒上热茶,把烤好了的桂圆放过去对方面前。
一整天下来,杨誉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糅杂在经历里面,给秦朝宁讲得七七八八。
最后,待他的脸色都露出了倦色,他就让管家把几本古籍收拾出来,给秦朝宁带走。
“走吧走吧,老夫累了。”杨誉良感觉自己腰都坐到受罪了,心里面更是迫不及待明日再去历帝面前哭一下自己精力不济,一心致仕颐养天年的想法。
“朝宁谢过大人指点!”
离开前,秦朝宁恭恭敬敬地朝对方行了个大礼。
眼下,他有点理解对方的用意了。
杨首辅的亲身经历中,不少官场如何运筹帷幄的手段,日后都可能是他会用得上的。
“走吧走吧”,杨誉良摆摆手。
他这会儿不想看到这小子了。他自己满腹经纶,满脑子计谋,怎么子嗣就没一个能够继承的呢,全便宜了这外姓臭小子。俩人还不是师生关系……
翌日,朝堂上,对于秦朝宁的后续安排迟迟未下来,被御史弹劾了。
在御史看来,这事不仅仅是秦朝宁恃宠生娇,也是陛下离经叛道,明明把人扔去六部其中一个地方就完事。
不少官吏对此的看法不同,于是针对是否开海禁又拎出来,文官武官们在大殿上吵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