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长安纷扰

“……典田之事、长安民务,这几日寻人管理,我出征河东之后,长安内外消息均倚公达,此为最要……”

数声长调鸡啼,让人神经一紧。

荀柔抬头望向户牖,窗棂纸上已泛起一点微白,这才发现一夜过去。

案上铺满墨色淋漓的纸卷,灯下积了的焦糖色的油渍,炉中香已燃烬,少年一手撑着头,另一手还拿着笔,困得迷迷糊糊。

荀柔随手拿起一卷,竟是当初他在颍川时教的笔记风格,分条记录,条理清晰,内容简练,不由大喜

“公达,你把阿平给我吧!”

“承蒙叔父不弃。”荀攸毫不犹豫点点头。

荀缉猛得睁圆眼睛,捉着笔,整个人瞬间拔高三寸。

“我征辟他为太尉府令史,虽说只是百石吏,但掌管文书,手下还有二十三御属,也很有排面了。”荀柔热切的像一个推销员。

荀缉眨了一下眼,缓缓矮回去,一双乌黑的眼瞳望向亲爹。

荀攸淡定的瞥去一眼,看得荀缉端正坐好,这才拱手道,“阿平年少,既无功绩亦无威仪,岂能委此重任,请以文书试之,侍奉左右。”

文书,就是不入流的小吏,连印都没有了,荀柔有些不忍,正要开口劝说,收到来自大侄子的眼神攻击。

嗯……熬夜发涨,过度兴奋的大脑终于稍微冷静下来。

荀缉小朋友,年方十四,且不说能否服众,太尉府上下但凡有名有姓的位置,都要有用。

除了长史。

他已经预订给堂兄了。

虽然在他心里最适合文若的位置是尚书台,但一则袁曜卿做得好好的,二则堂兄还在帮他筹备官贷事宜,腾不出功夫。

但他一直记得,他哥现在就挂着一个段煨的军别驾。

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个职位,做事总要受掣肘。太尉长史秩千石,总理太尉府,位卑权重,只要他这个太尉没有过气,太尉长史就有面子。

反正长史下有左右功曹和令史,分管各部门,他也用不着像别家一样,拿着俸禄,当着甩手掌柜,还专门聘个职业经理管人事,自己一统干了了事。

“好罢。”荀柔抿抿嘴,多少有点惋惜,“你们稍等,”他站起身,走到门口。

守夜的少年抱着手臂,蹲在门柱边一点一点头打瞌睡。

小时候照顾他的田仲的长子,今年竟已经十四岁,是个顶用的半大少年郎了,时间过得真快,听说认得一些字……

荀柔将发散的思维拉回来,抬手拍醒他,“回屋去睡阿姊如今仍然每日早起去庖厨安排朝食吗?”

少年朦胧的揉揉眼睛,一下子惊醒站起来,“郎君!”

“阿姊如今可还早起去庖厨?”荀柔耐心的重复了一遍。

“是,是。”少年连忙点头,“女郎一向早起。”

“好,你吃点东西,赶紧睡会儿,今日家中恐怕会很喧闹,”荀柔叮嘱他一句,又回过头,“公达你们稍等一会儿,在府中用过朝食再回家休息,我去端早饭回来。”

“叔父既要用阿平,今日就留他在府上做个应门童子吧。”荀攸道。

“不用,”荀柔连连摆摆手,“阿平熬了一晚,该回去睡觉,今日就是忙也没什么要紧事。”

怕荀攸还要劝说,他赶紧快走几步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