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四个大男人,五菜一汤。

随着一道道菜端上桌,四人的瞳孔同时一阵收缩。

有那么些不可思议,又有惊喜。

“金丝虾球。”刘承宇认出其中一道菜。

工地特有不锈钢盘子,垒成三层的金黄虾球,色泽金黄,香气四溢。

艾弛点头:“两道手艺菜,两道家常菜。”

最简陋的容器,艾弛却能将食物搭配得色泽引人,光是这一点就完已符合酒店大厨招聘标准。

“金丝虾球、鱼酿八宝、香辣蟹、白灼菜心,青菜豆腐汤。”艾弛继续介绍。

说完,目光飘向手机盖上跳动的时间。

十一点五十。

虽然早上给了艾奇十块钱,但不知道那孩子会不会为节约选择饿肚子。

艾弛有些担心。

“刘经理,你们先吃,我先去给我弟弟送饭,一会儿再回来听结果。”艾弛还是决定去看看。

当然,也顺道解释了两句:“食材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借用了下灶台。”

“没事,你去忙,我们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刘承宇不在意地笑了笑。

人一离开,四人中年纪最大的总工程师率先下筷子。

“吃啊!愣着干什么?”

虽然有些吃惊,但不至于失态,况且摆盘比这好看的他也见过不少。

至于味道吗……

尝过之后四人都沉默了。

刘承宇抬眼看向总工程师,发现他也同样再看其他人。

四人仿佛谁都不想先开口点评,你看我我看他的磨蹭好半天。

一盘子金丝虾球很快见底,只剩下稀稀拉拉的碎屑点缀盘底。

直至青菜豆腐汤都被捞得只剩下几片菜叶子,刘承宇才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虾肉鲜美,外壳酥脆,两种口感在舌尖相撞,色香味俱佳。

两道家常菜水准之上,刘承宇特别喜欢白灼菜心的料汁,鲜美中带着丝微微的甜,回味无穷。

而让人惊骇的则是那道拥有完整一条鱼外形的鱼酿八宝。

完整鱼皮下竟然是加入众多海鲜和鱼肉煎制而成的鱼糜,抛开味道让人惊叹外,手艺就足以称得上手艺菜三个字。

还说一时半会吃不完,这过去了才十来分钟就光盘了。

“我觉得可以一并把文职食堂也交给他做。”刘承宇提议。

总工程师点头。

刘承宇又试探地问了句:“那开双倍工资?”

文职加上管理层共有四十多人,原本应该要再加一个食堂。

现在一个人做双份活,开两份工资才正常。

只要他们四人同意,艾弛应聘的事儿就百分之百成功了。

“……”

显然不会有人反对。

***

庆林市第八中学。

第八中学是教育局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孩子增设的学校。

学校里没有食堂,家长又没空来送饭。

导致每天中午,校门外小饭馆里全是穿灰色校服的孩子们。

【看看艾奇在不在?】艾弛路过饭馆问道。

孩子们都穿同样校服,还真找不出自己放人堆里绝对会被淹没的弟弟。

【没在。】鱼白回得言简意赅。

没出来吃饭,学校里又没吃饭的地儿。

肯定被艾弛猜中了……

径直去早上送到门口的教室,果然一眼就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看到了那个瘦小身影。

教室里很安静。

只能听见艾奇埋头刷刷写字空隙哼唱的几句走调流行歌曲。

纵使饿着肚子,心情却出奇的好。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鱼白也不由感慨。

“艾奇。”

艾弛走进去,迎着吃惊目光将被热气覆盖住的塑料袋放到课桌上。

一个不锈钢碗上盖了个碗。

袋子解开,热气和香味同时扑了出来。

“吃饭吧。”

艾弛没问为什么不出去吃饭,艾奇也没主动说为什么不吃饭。

放在以前,十块钱是兄弟俩两天的伙食费,能买两把面条吃上好几天。

艾奇舍不得,艾弛知道!

“以后中午你就骑车到工地来吃饭。”艾弛揉了把艾奇的寸头,掌心被刺得痒痒的:“下午我去给你买辆自行车。

“好。”艾奇只答。

饭菜入口已有些凉,艾奇却吃得狼吞虎咽,勺子飞舞没多会儿就吃得干干净净。

期间两人一句话都没再说。

艾弛收好碗筷,临走时又揉了把艾奇头发。

心口好像被棉花塞满似的软得一塌糊涂。

***

回到工地,仓库里已经没了几人身影。

门上贴着张项目经理办公室找的字条,字体龙飞凤舞霎是好看。

艾弛又爬上二楼,敲响再次紧闭的办公室门。

嘎吱——

艾弛抬眼看向来人,开门的人笑容凝固。

两人同时沉默了,尴尬逐渐蔓延。

被撞破骗人的中年人连着深呼吸好几口,才压下想一脚把艾弛踢下楼的冲动。

短短几个小时,两人又在项目经理办公室碰面了。

“进来吧。”

好在这回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人在,刘承宇坐在办公桌后朝他笑了笑。

“艾大厨过来坐。”

沙发上泡茶的男人招手,将刚倒好的茶杯挪了杯到对面。

艾弛在沙发对面坐下。

这人中午吃饭时见过,好像是工地的总工程师,工地二把手。

头发半白,一副厚底眼镜,笑起来意外慈祥。

听刘承宇称呼他为候总工。

“候总工。”艾弛也跟着称呼。

“今天多亏艾大厨,这半月来我是第一次吃饱饭。”候总工笑呵呵地压了压手。

刘承宇也从办公桌走到沙发坐下。

两人面上都挂着亲切笑容,说得话也是开门见山。

“工人加文职总共有两百多人,如果全交给你做的话能不能应付得来?”候总工问。

“我们会再招两个帮工,每个月一万二的工资你看如何?”

一万二工资,比吴大厨的工资高了整整一倍多。

“这么高的工资,我说应付不过来都不行吧。”艾弛摇头轻笑。

“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可以提,能解决的我们都会帮你解决。”候总工又说。

其中尤属他对艾弛的手艺最为满意。

老伴十几年前去世,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返聘回公司热闹是热闹,就是吃上面一直差强人意。

好不容易招到个合心意的大厨,说什么都得想办法留住。

这可问到艾弛心口了。

“我弟弟在附近学校读书,中午我想让他来工地上吃饭。”

“小问题,我拿两块工作牌给你,直接进来就行。”候总工立即道:“一双筷子的事儿。”

“谢谢候总工。”艾弛笑。

人情全让候总工卖了,刘承宇好几次想插话都没找到空。

候总工笑着摆了下手,终于算是让他插上了话。

“那我就跟你说说工地的具体情况……”

每周一到周五,工地食堂开放中午和晚餐。

周六文职人员休息,吃饭人数减少,且只供应一顿。

周末则是休息日,工地不开工。

每餐标准是两荤两素一汤,费用控制在每天两千元内。

“还有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刘承宇抿了口茶道。

两位领导亲切的有些过头,中年人频频侧目,心中猜测是公司哪位领导的亲戚。

他想破头都没法想到,起因竟是一顿饭而已……

艾弛摇头。

“以后有问题也可以直接来找我。”刘承宇笑,朝艾弛伸出手:“那就开始着手准备吧。”

原主跟随吴大厨进出多回工地,各中流程都已熟悉,刘承宇知道无需多说。

只要说清楚主要问题,其他次要的由艾弛本人自行决定。

两人握了握很快松开。

临走前,艾弛又意外拿到了采购权。

刘承宇与候总工当面商议,最后将这个原本是后勤部的肥差给了他。

靠一顿饭……艾弛好像彻底俘获了两人的嘴。

***

御景园在建工地。

上班时间一到,机器轰鸣声准时响起。

工地侧墙边一道蓝色小门被拉开,面包车在嘈杂声中缓缓开了进来。

艾弛从仓库里走出,边记存货边迎了上去。

工地上。

一道头戴安全帽的微胖身影满脸不情愿地抱着本子走进工人堆。

“要在食堂吃饭的人来登记签名。”

男人脸色不好,工人们自然有些胆怯,问完好一会儿都没人上前。

“你们都不打算在食堂吃饭?”

男人音调更加不悦,一双被挤成条缝的眼睛冷冷扫了圈人群。

“这是让我们签还是不签啊?”有人不明所以地低声嘟囔。

管理层闹幺蛾子,都是底下工人遭罪。

连吃个饭都得看脸色,生怕选错了之后遭到挤兑,谁都不想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

忽然,巡视工地的候总工出现在男人身后。

他出声代替这位明显不满的后勤部员工做出了解释。

“下周工地就要正式开始供餐,如果不想吃食堂的每月能拿两百块餐补,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说完,冷冷瞥了眼中年男人。

无非是从今往后拿不到食材采购的回扣,摆脸子而已。

犹记得上一个工地食堂大厨忍无可忍将烂菜叶子泼到后勤部主管脸上时的场景。

每天六十人一千块伙食费,沦落到用垃圾的地步。

候总工就是回想起当时场景,才提出将采购权交还给大厨。

现在只希望艾弛不要贪得太过。

当然,从始至终他都不认为有人能真做到一分不贪。

工人们没有丝毫犹豫,取下手套在名单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食堂饭菜虽然难吃,但不管外边饭馆还是自己煮两百块都远远不够。

在经济压力下,味道当然得排到后头。

至少能吃饱!

中年人望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心情更郁闷了。

众多工种,一百四十号人全都签了字。

轮到文职部门时反倒选择拿饭补的人多,整个后勤部门都看经理脸色选择自行解决。

少了二十人,食堂伙食费依旧没变。

不过在此基础上,刘承宇提出新的要求。

以后工地接待将在食堂进行,费用单独罗列,月末进行报账。

为此,又匆匆在仓库旁加盖了间新的活动板房作为餐厅。

如此忙碌准备五天,终于迎来了正式开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