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匈奴这个游牧政权以畜牧业为主,因为高原的森林不多而特别缺木头,其弓箭的产量严重依赖于大兴安岭、阴山,以及天山地区的木材。这也是大汉收复河西河套,联合西域出击匈奴后,匈奴人就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

没有箭,要你那三十万的控弦之士又有何用

不过人在绝境下还是会挣扎出一条生路。

不然那些游牧政权到处绑架工匠学者干嘛?搞行为艺术啊!

有一说一,韩嫣没有将帅之才,更没有为官作宰的气度。《史记·佞幸列传》里对他的武力描述有且仅有“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於邓通。”

虽然后世有人遗憾于韩嫣还未出击匈奴便被武帝的老妈赐死,可真要细究韩嫣的死因,王娡这个后世公认的黑莲花反而称得上公平公正——乘天子副架而不敬入京朝拜的江都王,后还与宫女私通。别说是王娡,就是好脾气的薄太后来得都得扒掉韩嫣的皮。

而汉武帝是什么人呐!雄主也。

如若韩嫣真有本事,当时已没祖母压制的汉武帝能不让他出征匈奴?韩嫣这个现成的名将之后就算顶着个佞幸的头衔也不会比骑奴出身的卫青难吧!没道理卫青在出击匈奴前都当上太中大夫(大夫之首)了,而韩嫣还在上大夫之位上转悠吧!

况且韩颓当又不是傻子。

在嫡长子一脉与侄子一脉扶不起来后,如果韩嫣真已展现卫霍之能,以韩颓当的脑子会让有出息的孙子在宫里陪着富二代们过家家?

参考现代的大老板们要么是把继承人拴在裤腰上教导,要么是把继承人下放到基层历练。

同理,军功世家的周亚夫年纪轻轻就在军中历练,更远的蒙氏三代,王氏父子也都是走这个路子。

枪不见血,不知其利;文不下场,不懂其妙。

郎卫这种专供于勋贵旁系的举荐路子也就是个镀金的地方。

如果不能混成郎官,那么就和高级的宫卫没啥区别,还是得在三四年后给人腾地。

信乡长公主与韩嫣的交往源于后者的专业对口。当然,这里也有韩嫣的的外貌加成,毕竟想走公主路子的青年才俊没有一万,也有一千。

宫里光是中郎将就有五个,郎官更是高达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