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刘瑞挑中的民间人才不是别人, 正是后脚穿越于此的卫穆儿和卫氏舅甥。
刘瑞禅给皇太女后,卫青也以年事为借口,退去封地安享晚年。
其实按照文帝时的将领待遇, 当时只有四十几的卫青大还能坚持二十年,但是他很清楚自己一日不退,底下的将领……尤其是与卫氏无关的将领就没出头之日。况且作为继任者的阆中长公主比起开疆, 更要稳定现有局势,所以大汉未来会有十几年都不会发动大型战争,顶多是派部队平息各地骚乱。
得知卫青决意隐退, 并不像与刘瑞一起搬去洛阳的卫穆儿还过来相劝, 结果对方非常坚定地递了辞呈, 还劝搬入长寿殿的卫穆儿要谨慎一些:“卫家如何风头太甚,我若不退就轮到, 去病就没出头之日。”
末了他还补充了句:“我隐退了,那群已经六十几的也不好在高位养老。”
武将的黄金期就那几年, 卫青此举只怕是要惹了众怒。
当然,年轻的武将还是会感激他的。
尤其是些没背景的武将。
卫青当年没少带飞勋贵之子。他一退隐, 那些人也多少是要退居二线,或是干脆归家享福。
“好吧!那你路上多多保重。”卫穆儿也不再劝他,让人拿了一千金给卫青作为安家之费。
“皇后不必如此破费。”卫青见状连连推辞:“陛下的赏赐已经够我后生无忧。”
“这是我给卫媪的养老钱。”卫穆儿也很坚持:“拿着吧!就当是让孤的心里好受一些。”
说来也是奇怪, 卫穆儿的阿母荣华富贵了一生却中年离世, 卫青的阿母苦命半生却无比长寿,看着儿女实现了令旁人侧目的阶级跃升。
卫穆儿的阿母曹夫人去后, 卫媪终于愿意离开卫氏老宅, 被儿子奉于关中宅邸。
时过境迁, 除了卫青已经升至大将军位,卫去病也靠着发掘新长安的功绩升为次于大将军和太尉的骠骑将军。其他的卫氏族人, 如卫青的大兄和两个弟弟,没有成为后妃的卫子夫与没有改嫁的卫少儿都过得不错。
卫子夫在刘彻的手下都能稳坐椒房殿达三十年久,更是让刘彻放心交托长安的宫中禁卫,自然是有处理宫务的极高天赋。卫穆儿虽位居中宫,但是一年也只有个三四月会呆在长安,所以后宫都是交由卫子夫等一众女史全权处理。
有趣的是,卫子夫的管事天赋过于卓越,所以包括薄家在内的很多勋贵都把女儿送到她在宫外的府邸听课,学习如何处理家务乃至宗族大事。
更有趣的是,来听课的贵女里就有她在平行时空里的“情敌”之女,也就是陈阿娇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