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如果有个助理

向坤翻在电脑上打开一本医学相关的英文原版书PDF,看了半小时,验证了自己的记忆和阅读速度经过这次变异后,都有不小的提升,针对性训练引导变异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阈值。

不过他并没有把那本书看完,而是关掉后,打开那个自己编写的“吸血鬼变异模型”进行参数的增加和模型的调整。

这两周针对各种医学、生物学相关书籍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是帮助他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身体各种异变的规律和细节,并且追索异变的源头,另一方面也是要借此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阅读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以后可以更高效地攫取需要的知识、思考遇到的问题。

但各个学科,都是越往后越细分,越往后越艰涩难懂,需要涉及很多具体的研究方向甚至项目、案例。

而这些东西很多都不是光看书、光看文档、光从网上搜集资料就能完全搞懂的,需要很多的实际操作、实验和观测,虽然他并不需要完全地掌握这些知识,但以他的性格,只要沉浸进去,就很容易钻牛角尖。

虽然他知道自己继续通过这种极限式阅读法,依然还可以提升大脑的相关能力,但这种不在他节奏上的学习方式,确实还是让他有些主观意识上的厌烦了。

以前在中学、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出发点一般是:

1,为了应对考试;2自身的兴趣;3,来都来了……

而在毕业工作后,他的学习都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Python这门编程语言,就是毕业后学的,学它就是因为用来做数据分析和AI比较适合,对于以后要用它来做什么已经有了预计。

所以现在每学完一点东西,他就忍不住想看看有没有能够应用到的地方。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全部学完,哪怕他现在阅读速度和记忆力都远超普通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并且也没有必要做到。

记录知识,人脑永远比不过电脑,需要的时候直接调用就好了。

向坤忍不住想,如果有几个助理什么的就好了,可以帮他查缺补漏,帮他分别查阅相关的资料,整理可能对他有帮助、需要关注的信息,也能与他就身体变异的情况进行探讨和辨析,甚至帮他安排好进食需要的鲜血,安排好每个饮血期需要做的训练和实验,并且对结果进行预期和统计,无聊的时候还可以一起聊聊天、玩玩游戏什么的……

向坤拍了下自己的脑门,打断了自己的YY,那种情况,怕是只能把自己上交国家才有可能实现了。

不过想到助理和工作伙伴,他不由想起了以前在一个人气还算不错的技术论坛里看到的一个闲的蛋疼的调查、投票贴:

“你心目中最佳的助理是?”

下面有很多选项,比如:

“头发半白但是社会经验丰富、能帮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人情琐事的中年大叔”;

“身材健硕但是擅长各种家务,能做一手好菜、全国各种菜系的菜都能做出来,一个月三十天每天能不重样地换菜式的大妈”;

“留着地中海发型却精通各种技术、十分擅长DEBUG的木讷小哥”;

“总是穿着长衫大褂,长得像郭德纲,不论什么时候都能用三十秒逗笑你的风趣老哥”;

……

选项十分丰富,有十多个,但只能单选而不能复选。

最后登顶一二位的,分别是:

“穿着白丝女仆装的萌妹,除了长得可爱、声音甜和会卖萌外,什么都不会”;

“穿着黑丝职业套装的御姐,相貌冷艳、身材火辣,但性格冷淡喜欢发号施令”;

对这个结果,论坛里少数的几个女性会员只能以四个字评价:

“呵呵,男人。”

大部分男人都是视觉动物,程序员也不例外,甚至犹有过之,基于此,出现这样的投票结果,也毫不令人意外了。

向坤甚至猜测,发起投票的那人,就是故意要让男性程序员们展现他们真(chou)实(lou)的面目。

当然,向坤自己投的也是排第二的那项……

不过在众多选项里,除了前两个荷尔蒙的投票结果外,只是以微弱劣势位于第三位的选项,其实更多地代表了程序员们的真实想法:

“一个虽然没有实体,但可以根据你的需求不断成长、协助你完成各种工作和你进行各种娱乐、交互的AI”。

向坤忽然意识到,以他目前的状况,想要找到既能足够信任又有足够能力给他提供帮助的助手、伙伴,基本上不太可能。

但如果是一个AI助手的话,那信任的问题便不需要考虑了,而这个AI助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能够有什么样的能力,都取决于向坤的能力。

AI人工智能,几乎是时下这个互联网、移动网络时代最红的概念。如今的AI,功能越来越细分,应用越来越成熟,远没有多年前那种神秘和高大上的感觉,各种各样或实体或虚拟的产品里,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AI。

而向坤原本所在的公司,他所负责的工作,就要涉及相关的领域。

所以他知道,做一个针对他目前情况的AI助理,监控和统计他的各种数据,然后结合他之前所做的“吸血鬼变异模型”、已经部署到云服务器上的爬虫,不断完善模型的同时,反过来给他做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想到就做,向坤开始写起PRD(产品需求文档),因为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很多细节和格式化的东西,都可以直接省略,很快就有了个初步的思路。

然而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PRD变得越来越庞大,和最开始已经面目全非……

本来向坤觉得这AI助理的录入和输出,用文本就够了,但后来一想,自己一直一个人,也太孤单了,既然是助理,好歹能“说话”,支持语音识别,能够互相“对话”啊!反正都有现成的技术,实现起来又不难……

然后他又觉得既然已经是“助理”了,光是完善“吸血鬼变异模型”太浪费了,好歹可以帮他找找歌、查查菜谱、搜索地图、讲讲笑话什么的,实现起来又不难……

接着他又觉得,作为一个吸血鬼的AI助理,只有这些功能,好像有点太咸鱼了,名不副实,单是要找歌查菜谱讲笑话,还不如直接拿起手机喊下小爱同学……

第一百〇一章 源头

一直到了太阳东升,朝阳铺洒大地的时候,向坤才终于停下了对PRD的修改,看着已经和最初设想的完全不同的方案,他忍不住揉了揉眉心,好像老毛病又犯了……

最后他所设想的这个AI助手,从众多的功能模块和复杂程度来看,已经算是大型项目了,而且有一些功能还是暂时没有成熟、可借鉴的技术。即便是对百度、Google、微软这些巨头企业,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他一个人了。

如果是一个多月前还在工作的时候,拿到这么一份需求文档,他八成会pia回产品经理脸上,让他酒醒后重写。

但现在这文档,是他自己写的,这需求,是他自己做的……

所以他有些不死心,想要尝试地做一下,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

不过当他重新开始做真正擅长的事情后,发现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大脑思维方式和计算速度的变化,整个人的主观兴奋度也变得更高。

目前的AI助手其实已经很智能,比如你问“明天天气怎么样?”

AI先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你的声音转化为文本,然后分析你的意图,提取关键词进行“填槽”。

这句话里的“槽”有两个,一个是时间“明天”,一个是事件“天气”。

于是执行命令,调用天气预报程序,查找明天的天气,反馈结果。

如果有些AI需要继续下一步会话,甚至会再“多嘴”一句:“您明天要出行吗?”

如果得到新的关键词,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填槽,辅助用户进行各种事务的处理。

归根结底,是靠一个个的关键词,来触发预设的反馈,只不过现在的AI不断地在进行着更迭,识别真实意图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反馈也越来越周全和人性化,看起来越来越像“活”的一样。

但实际上,现在的AI距离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还有很远。

向坤也没有奢望到要凭一己之力弄出个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他只是想要通过“强化学习”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让这个AI助手不断地帮他完善“吸血鬼变异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输出结果,有针对性地不断在网上进行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甚至新闻的搜索,择取可能对他有用的内容,整理给他浏览,再根据他的实际选择,完善以后的搜索规则和决策。

而在生活和训练上,AI助手也会通过“吸血鬼变异模型”对他进行建议,并自发地提出一些他可能忽略的问题,提出新的可以尝试的方向,协助他进行实验和参数记录。

而且他还希望AI助手能帮助他分析和监控日常生活行为及网上操作,有没有过于反常会被人察觉到异常的细节,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此协助他保守变异的秘密。

在用掉一整天的时间后,向坤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实现框架,也标注了大部分功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所需要重点解决的大量技术难点。

但越是深入,向坤越是清楚,这个项目根本不是自己一个人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虽然很多功能现在网上都有开源的代码和数据集可以用,但依然需要很多时间来整合。何况还有许多功能,必须得他从头进行开发。

他现在自然比以前的自己厉害了很多,甚至说一个能顶10个用也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但很多制约依然不是他现在所能解决的,不说人力,就他目前的硬件设施,也无法支撑计划中的开发,不仅电脑要换,还需要更大带宽、更高算力的云服务,甚至还需要涉及到一些终端设备的定制。

“看来要么能找到捷径,要么就变得非常有钱,就像托尼史塔克或者布鲁斯韦恩一样……”向坤摸了摸光头,喃喃自语。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直接退回到最初的需求,做个极简陋版的AI助手先用着,就像已经YY了一桌满汉全席后,看到面前冰冷的硬馒头,除非是饿得不行了,不然真下不了嘴。

他准备先从语音合成功能开始入手,反正不论最后是什么样的AI助手,这个功能都是必备的。

而且就像是玩游戏一样,玩家在分配具体属性点前,总是喜欢先捏脸。对于没有实体的AI助手而言,声音可以说就是她的脸面。

语音合成功能现在发展得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除了那几个大厂外,网上也有很多开源工具包可以直接使用。

不过向坤强迫症又犯了,一会对声音的顺滑度还是不满意,一会又对已有的女声的音色不满意。

……

9月13日上午11点,向坤收到了京东的快递,于是暂时停下了对合成语音的纠结,有些期待地拆起包裹来。

磁场检测仪和显微镜是一起寄到的,确认东西没有问题、没有破损后,向坤准备先用磁场检测仪开始进行测试。

这个检测仪可以测低频5Hz~400Khz,高频300MHz~3000MHz,而且能切换磁场测试模式,精度为1v/m和0.01μ。

他先是拿着这个手持检测仪靠近各种电器,确认它的读数正常,功能正常。

然后他拿着检测仪坐到了金丝雀的笼子前,自从前天打开笼子后,它到现在也没出来过,依然十分“安分守己”地待在自己的地盘里。

看着那只啾啾叫了两声的金丝雀,向坤想了想,还是起身去了厨房,拿剩下的俩兔子做实验。

不过让他比较遗憾的是,在他用“震慑”对兔子造成各种影响的过程中,检测仪的读数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

“是我之前的猜测错了?还是买的检测仪太便宜了,敏感度不够?”向坤忍不住嘀咕了几句,便把检测仪放到边上,开始鼓捣起显微镜。

他没有立刻检测自己的细胞或血液,而是先用取血针取了一点兔子的血,也没有制作涂片,简单滴了下生理盐水便算做好了推片,进行观察。

他买的这个显微镜,目镜是连着一个显示屏的,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脑屏幕上,所以他直接用电脑屏幕进行观察。

兔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为了先熟悉一下从中学后就没操作过的显微镜,以及做一个简单的参照,所以他也没有多做观察。

接下来他又在网上找了几张人血的微观图片,看了下其他人用显微镜观测人血的视频,也是做下参照。

最后才取自己的血,开始进行观测。

向坤没有做涂片,因为想更自然地观测他的血液,他知道在十几分钟内,他的血液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第一百〇二章 今天是什么日子?

看清2000倍下自己的血液,向坤和之前在网上找的视频、图片对比了一下,好像是有些不同。

相比起来,相同倍数下,他的红细胞好像都比较“肥硕”一些,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游动着。

如果说其他人的红细胞像柿饼的话,那他的红细胞应该说像篮球,而且莫名地竟然有种威严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他又仔细找了半天,没找到白细胞和血小板,或许是因为没染色的缘故?

忽然,所有的红细胞仿佛同时接受到了命令,细胞膜飞快地破裂消失,然后细胞内组织全部连结在了一起,又继续变化、凝结,接着形成了一个接一个的细小颗粒,而这些颗粒看起来竟然大小均匀,外表十分的光滑。

很快,原本密密麻麻、拥挤不堪的血红细胞,已经一个不剩,都变成了那或成片紧密贴合或散落各处的细小颗粒。

向坤忽然惊咦了一声,看了眼电脑上的时间,又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忍不住皱眉:虽然刚刚他没有计时,但是大概还是知道,从血液取出到观测红细胞完全变成小颗粒,时间应该没有超过10分钟才对。

而之前他曾经做过实验,不论是血液还是其他身体组织,发生变化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整个过程也需要将近15分钟。

这是什么情况?这段时间失去活性的组织分解变化的速度,也发生了变化?但之前那么多次变异,可都没有变化过。

向坤没再多想,直接再做一次实验就知道了。

这次他把血液分成了两份,一份放在旁边,一份进行观测,并且从取血后就开始计时。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看着接着显微镜目镜的笔记本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那些红细胞再次开始快速变化成细小颗粒,而同时取出的、分在其他器皿上的血液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向坤不由得有些懵逼。

现在手机计时应用上显示的是00:08:37。

同时取出的血液,用显微镜进行观测的时候,分解的速度就加快?这是光学显微镜,观测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反应吧?难道是那个自带的LED光源?

14分50多秒后,另外一份没有观测的血液也变成了灰色粉末。

向坤于是继续取血,置于载玻片上,然后将物镜移开,只单纯地放在光源上方。

但这次,血液很正常地到了将近15分钟才完全变成灰色粉末。

“真的和观测有关??”向坤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继续进行实验,但在他的观测下,那些个肥硕的红细胞再次加快了分解的速度,在7分多钟就完全变成了一堆细小颗粒。

向坤不死心,改观察口腔细胞、皮肤细胞,但结果全都一样,只要他进行观测,分解的速度就加快了不少。

而如果他不用显微镜,只是用眼睛看,分解的速度也不会发生变化。

他又尝试着录制观察视频,而自己不直接观看,走到窗边去“放风”,等到十五分钟过去后回来检查视频。

结果发现,当他不在身边实时观测的时候,组织细胞的分解又恢复到了正常的速度。

卧槽啊!难道我的组织细胞知道我在看他们??

向坤有些凌乱……

他脑海里甚至想象出了一堆拟人化的肥仔红细胞,在发现向坤在用显微镜观测它们后,一个个互相推搡着喊着“撤了撤了”,然后开始自爆……

不过他旋即摇了摇头,否定了这种猜测。

他觉得很可能是当他能看到这些身体组织细胞层面的微观结构时,大脑的潜意识或许对这些原属于他的组织进行了某种他主意识没有察觉到的影响,使得这些组织提前进行了分解?

联系到他能够和各种物体建立起特殊联系和感应,能够靠自身情绪的变化就影响周边同一种类生物,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

但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快离体组织的分解速度?有什么用意?

他却一时还想不明白。

下午两点,杨真儿和唐宝娜就开车来载他前往夏离冰家。

因为晚上他要掌勺,所以要提前过去做些准备,处理一下食材。

虽然早就知道夏离冰和杨真儿、唐宝娜一样,家境不错,但走进夏离冰家的时候,向坤还是给唬了一下。

他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好吧,这样的地段,这么大的空间,开阔的视野,又是这种古典豪华与现代科技兼备,极具设计感的装修,他之前确实没见过。在本市他见过最好的房子,应该就是前老板家了,但不论所处的位置、视野还是大小、装修质感,都没法和这一套相比。

如果早点看到这套房子的话,那之前几年向坤脑子里YY的住所,应该会从独栋别墅变成这里了。

不过现在的向坤,对于房子已经没有什么执念了。

他准备去厨房先预处理一下食材,对今晚要做什么菜,他之前就已经有了预案,准备好了菜谱,并且让夏离冰她们先去买好食材了。

他也没打算做什么新菜——其实也是还没时间开发,依然还是之前的几样“拿手菜”。不过经过上次三女到他家里做客,观察过她们吃饭时的表现,他对三女的口味了解得更加详尽,所以他相信即便一样的菜式,他微调过口味后,也能让她们觉得更好吃。

不过唐宝娜却把他叫住,没让他立刻去厨房。

“向坤,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唐宝娜睁大眼睛一脸笑意地说道。

夏离冰和杨真儿也在旁边望着他,等着他回答。

今天什么日子?向坤想了想,脑子里飞快计算了一下今天的阴历和阳历,恍然大悟道:“哎?今天居然已经是中秋节了?”

“不止是中秋节,再想。”唐宝娜一脸神秘地笑道。

不止是中秋节?

向坤大脑飞速转动,今年是2019年,猪年,呃,具体应该是……己亥年,癸酉月……癸丑日,呃,和这个应该没关系,又不是要看日子……那今天是什么特殊日子?

9月13日?他脑子里闪过一道很久以前无意中看过的新闻,9月13日似乎是俄罗斯的程序员节?好像因为它是每年的第256天……呃,更不可能了,唐宝娜怎么可能会知道什么鸟蛋程序员节,还是俄罗斯的……

看到向坤一脸呆滞地似乎在努力思考和回想,唐宝娜猛地一拍自己额头,说道:“哎,忘了,不是今天,是明天,你总不会忘了明天是什么日子吧?”

9月14日?向坤睁大眼,脑子里下意识想着……欧佩克成立的日子?呃,和我们肯定没有关系,不是这个。

看向坤依然一副想不起来的样子,唐宝娜惊奇道:“不是吧向坤,9月14日,是你的生日啊!你自己的生日都想不起来了?”

9月14日是我的生日?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向坤继续一脸懵逼。

第一百〇三章 生日礼物

唐宝娜拿出一个黑色的大袋子递给向坤,说道:“这是我们三个合买的生日礼物,反正不管喜不喜欢都不许嫌弃!”不过从那自信的表情来看,显然笃定向坤会喜欢。

向坤接过袋子,没有打开,脑子里还在想着为毛她们会认为明天是自己的生日。

自己的生日明明是七月份啊,就在喝醉酒发生变异前几天。

好在他现在记忆力比较强,飞快地在大脑中检索后,闪过一个画面——那是和唐宝娜她们一起去箭馆,新人例行填资料的时候,他在生日的地方随手填了一个9月14日。

这并不是个什么特别的数字或特别的日子,他只是当时并不想填真实资料信手乱填的而已,纯粹的随机数,所以刚刚半天都没意识到唐宝娜提的9月14日是什么日子。

她们是看了他在箭馆填的资料卡后,特意记住了他的生日?

看着手中的黑色袋子,老实说,向坤有点凌乱的同时还是颇有点感动的,这是他这辈子除了老妈外,第一次有异性送他礼物,还是生日礼物。

轻叹了口气,向坤还是决定应该先告诉她们“真相”:“那个……其实明天不是我生日,我生日是7月2日……”

唐宝娜一愣,不解道:“不对啊,之前你和我们一起去箭馆,写的资料卡上,生日不是9月14……呃,你是乱写的?”

向坤有些尴尬地笑道:“是啊,乱写的……”不过他很敏锐地注意到,在他说出明天不是他生日的时候,唐宝娜和杨真儿都是十分地意外和吃惊,只有夏离冰不论是表情还是心跳呼吸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似乎是早就知道?如果早就知道的话,为什么不提醒她表姐和唐宝娜?

然后他将袋子放回到唐宝娜脚边,说道:“真是不好意思,浪费你们感情了……不过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唐宝娜笑着又把袋子提给他:“那就当是今晚你掌厨的报酬吧!请向大厨师拿出你全部的实力来!反正这礼物是买给你的,你不要我们谁都用不了,也没法退。”

向坤打开袋子一看,发现是一把复合弓,看着好像是马修斯的。很显然,这是她们之前在箭馆的时候,听到自己和其他箭馆会员闲聊讨论复合弓,认为自己应该是对复合弓很感兴趣——这点她们倒并没有猜错。

“这个……有点太贵重了。”向坤并不知道这弓具体多少钱,但之前去过箭馆后,他有在网上稍微查过,马修斯的复合弓貌似都不便宜,基本都是几千起跳。

“其实是二手的,我们找箭馆的教练买的,不过他基本没怎么用过。哎呀,一个大男人就不要扭捏啦!”唐宝娜说道。

杨真儿也道:“是啊,那教练都已经便宜卖给我们了,再拿去退给他就没意思了,而且这把弓我们也没人用的了。”

向坤想了想,将本来想说的“要不这把弓多少钱我转给你们”这句话给吞了回去,他知道对于唐宝娜她们三人而言,这把弓花的钱确实不算什么,心意才是更重要的,自己要是把这话说出来,反而是刻意地在以金钱来衡量礼物,倒是会让她们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