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训所里至少不用做功课。”
楼顶天台,曹敬和津岛郁江坐在水箱的背阴处。水泥地被太阳晒得很暖,虽然这里热,但这里不会有人上来。
所谓的“功课”,并非是学校里的作业,而是老姜在福利院里给所有小孩布置的体育锻炼,大约是把孩子们当做少年兵来锻炼,每天早上要跳台阶、做仰卧起坐、打正拳、靠墙倒立……花样百出。女生可以不用跳台阶,取而代之的是跳绳十分钟。
福利院的宿舍有四层楼,每天早上要排队从一楼楼梯,双脚蛙跳到六楼,然后走回一楼,重新跳一次。年纪大的要跳三回,年纪小的也要跳两回。然后是六十个仰卧起坐,左马步正拳二百五十下,右马步正拳二百五十下。最后还有最匪夷所思的,两人一组靠墙倒立六十秒。
和所有少年一样,曹敬向来对这些锻炼项目畏之如虎。倒不是说做不来,而是每次做完后都要累得半死,一身大汗。如果你没有做出一副死狗模样,老姜说不定还会给你再加练几套新奇玩意。可以不用锻炼的有三种人,一种是成长班里天生运动能力有缺陷的小孩;第二种是负责卫生的值日小组;第三种就是班长,负责监督别人做运动的人。
老姜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去厨房帮厨子一起准备早点,一般做早课的时候会回自己房间再补一小时的觉。于是班长就是大部分时候的全权监督者。在这时候就会有微妙的权力寻租情况发生,相比起锻炼得满头大汗,大部分人都更喜欢拿一根拖把磨洋工,装模作样地扫地之类的轻松活儿。
曹敬以前没办法偷懒,因为曹雪卿在这方面一视同仁,不仅严格遵照值日表做事,还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完锻炼项目。语气虽然温和,但态度十分坚决,抗洪班所有人对其(武力支持下的)作风都敬畏有加。
但自从和津岛郁江搭上线后,他就和行事马虎的归化班班长狼狈为奸,没事就两人一起溜到楼顶天台鬼混。更因为班长时不时神隐,导致归化班变为早课散漫的代表班级。
“你以后打算念哪个专业?哪所大学?”
“干嘛说这种烦心话题?”
津岛郁江把头倚在曹敬肩膀上,两人在背阴处翻着课本。两人现在都是高二,还有一年就要高考,高中里学习气氛非常紧张。虽然来少训所是行政命令,但高考可不会在意你是不是比别人少了两个月的学习时间。
虽然少训所里也有文化课教师,但对文化课教育很不上心。曹敬和津岛郁江还没有自虐到背一套考题来做,但跟上高二阶段的学习进度很有必要。由于教育制度,一般高二就应该学完高中全部的学习课程,然后高三时用一年复习应考。两人读的公立高中不算是重点高中,但曹雪卿制定的学习计划却严格按照省重点的进度规划。
共和国的义务教育只到初中,高中阶段就有很多福利院的同伴辍学或者去职高就读。虽然国家有对福利院的教育扶助政策,但真正能考到优质高中的只有其中的少部分而已。曹雪卿从十五岁,接受过专项资质认定后,接受的是就是省里最好的教育资源,免试进入省重点高中。曹敬、津岛郁江和曹丹等人只能靠自己的学力去争取助学计划的资质。
“你觉得,如果考不出来证,你选的学校和专业会变么?”
“甲级能力认定能加三十五分。乙级能加十五分。”津岛郁江把课本盖在脸上,疲惫地说,“多出一道大题、半个作文的分,这个优势可太大了。”
两人都没提曹雪卿能加多少分。那样的人通常都是国务院直接安排教育配置,远超二人能接触的领域。
曹敬说了句脏话,叹息道:“如果我的能力是过目不忘就好了。”
“进考场之前要带束缚器的。”
“如果我能不靠能力过目不忘就好了。”
“你学的是理科,我学文的,才要过目不忘。”
“理科好就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