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雅各宾派的第二次分裂

雅各宾派的一次分裂是在1791年7月,即战神广场屠杀事件之后,主张立宪君主制的拉法耶特与巴纳夫等人脱离了雅各宾派俱乐部,选择在街的对面,同样是座废弃的修道院里创立了斐扬派。

至于第二次分裂,则开始于1791年12月……

随着安德鲁的离开,巴黎又再度恢复到历史的常态中。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反战派不顾自身势单力薄,向布里索等人鼓吹的“欧洲解放战争”,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势。而这场战争的爆发地,就位于雅各宾派俱乐部的巴黎总部。

圣诞节的前一周,罗伯斯庇尔决心效仿安德鲁,充当了一次“预言家”的角色。站在俱乐部的讲坛上,他面对参加集会的上千名雅各宾派会员们,声情并茂描绘了一副战争爆发后令人震撼的灾难图景:

“啊,我看到了一大群人在草地上跳舞,玩耍着手中的武器,不停的欢呼着,歌颂者战争的伟大。忽然间,他们脚下的大地陷下去了,鲜花、人群、武器全部消失殆尽,在我眼前的只有一条巨大的额裂缝,无数的受难者已经陷入那道深渊里。啊,飞吧,飞吧!趁着眼下还有时间,不要等到那盖满鲜花的土地突然崩溃。”

针对罗伯斯庇尔施加于自己的成见,布里索期初是很有耐心的向对方加以说明:要使自由摆脱专制罪恶而能巩固,则对外战争是必需的。布里索解释说:

“假使要把贵族、反抗派教士及不满足者一下就打倒,则须打倒德意志境内的科布伦茨。那时,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才会受宪法之限制,除依附宪法外无安全,他的行动亦须依照宪法。”

此外,布里索又利用民族光荣感及诉之利益,他对罗伯斯庇尔说:“要攻打他们(帝国之诸侯)还须考虑吗?为了我们的光荣,为了我们的信用,为了巩固革命而使之深入人心,这一切都使我们非此不可。”

面对布里索的低调,罗伯斯庇尔继续尖刻地语调,批评布里索的战争理论。他说,战争只是国外逃亡者所欢迎的,只是宫廷及立宪贵族派所欢迎的。

当布里索告诉不可腐朽者说,“必须摒除疑惧”时,罗伯斯庇尔就反驳这一点:“你们要保卫自由却可无需疑惧,无需触犯自由的敌人,无需反对宫廷、部长们及温和派。你们看来,爱国的途径是何等容易、何等方便啊!”

布里索又说过,危害的根源是在科布伦茨。罗伯斯庇尔反问他:“那么,这根源就不在巴黎吗?在科布伦茨及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之间,彼此就没有勾结吗?”

罗伯斯庇尔认为,在打倒国外那一群贵族之前,先该镇压国内的贵族;在宣传革命于外国之前,先该巩固法国本身的革命。他嘲笑宣传的幻想,不相信外国人民已经成熟到会接受法国的号召,会起而反对他们的暴君。

因为,罗伯斯庇尔坚信:“任何地方,武装的传教士是谁也不欢迎的。”

他同时也指明军队之缺乏军官或只有贵族军官,队伍之不完全,国民卫军之没有武器及配备,要塞之缺乏军实。他预料,假使战争胜利,自由会有受制于野心将军的危险。他甚至预料到会出现罗马之凯撒越过卢比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