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瓦尔米战役(10,使用来复枪的绿夹克)

山岗密林处,两个连队的来复枪手的注视下,达武上校摘下军帽,解开身上的迷彩防雨斗篷,他缓缓俯下身,为永远躺在地上的23名战友清洗遗容。众人之前,一位身兼战地神甫的救护兵用庄严肃穆的语调为不幸阵亡的勇士亡灵进行最后的祈祷:“

让我的手抹去你完美身躯上的尘垢,愿你像你那明亮的闪电一般纯净。

永恒之门正为你打开。你的职责已经完成……阿门”

“阿门!”活着80多位战友们庄重的随和一声,看着地上的同伴逐一装入麻制尸袋,然后又重返各自的战斗岗位。

仪式一结束,达武再度披上斗篷,那是天空中又有雨水落下。他上前几步,看了看山岗之下的那座石桥。在6百德国突击队被围歼之后,工兵排又在两座桥头部署了大片雷区。半小时之前,原本达武以为剩下1400名联军会发动下一次攻击,但德国佬人仅仅派了一个连队试探到桥头,引爆了一两颗地雷之后,就匆忙带着受伤的同伴离去。侦查兵传来的信息,说德意志邦国的军队已就地驻防,估计是想请求援军与火炮支援。

“一旦德国人的火炮抵达,就是我们转移阵地的时候了!”达武在告诉面前的两位连长。

按照安德鲁长官的指示,来复枪团(旅)的使命重来都不是效仿呆板的线行列兵那般,同数量占优的敌人进行硬碰硬的战斗,而是要坚持游击战与运动战方阵,凭借时间、空间与武器上的优势,无休止的袭扰和消耗敌人,将敌人拖垮。

目前来复枪团使用的制式武器,是法军10多年前仿制北美战争时期线膛枪的翻本。这种被命名为“1791年制式来复枪”,一般很少配置刺刀,但有士兵有佩剑。其有效射程接近400米,但最佳射程仅限于150米左右,因为是从山岗上居高临下射击的优势,使得法军来复枪手可以超常发挥。

与北美游击队使用的来复枪相比,1791年制式来复枪故障哑火率比较低,不足十分之一(北美来复枪的故障率高达六分之一),而且射击精度高。只要没有遇到大雨或暴雨,来复枪能持续发射。战术方面,可以且战且退,同队友们做交替掩护,继而将身后的追击者一个接着一个的,钉死于茂密的丛林里。

唯一不好的,就是填装弹药太麻烦了,当然这属于前装来复枪的通病。由于枪体内部刻有线膛,弹药必须用浸过油的麻布包裹着塞进枪膛,其间还必须辅助小木槌的轻轻敲打。即便是训练大半年之久的老兵,也只能在战场上保证一分一发的速度。必须承认这个发射效率,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今年4月份,在驻伦敦大使肖弗兰侯爵的协助下,军情局的洛泽尔中校借助其大使馆武官的特殊身份,成功买通了英军武器仓库里一名枪械保管区的主管,从废品里淘到一种后装来福枪。这就是曾在北美战场昙花一现的福格森来福枪。

顾名思义,福格森来福枪是英国军械军官弗格森,于20多年前的北美战争期间发明的,是一种很超前的武器。这种英制来复枪由于是后装而非从枪口装弹,射速高得惊人,大约可以达到每分钟5到6发,而滑膛枪当时才3发,法军的“1791年制式前装来复枪”只能打到1发。和当下大部分来复枪一样,福格森来福枪很少配置刺刀。此外,这种枪制作工艺很复杂,价格比普通的来复枪贵上很多,所以装备量不大。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在本土总共生产了两百多支福格森来复枪,而福格森带了其中的半数带到了美国。尽管如此,美国人对他很头痛。后来福格森在国王山遭袭击,身中8枪阵亡,这种武器随后就消失于英军序列。余下1百支福格森来福枪被封存于本土的武器仓库,10多年早已被世人遗忘。这也是被英军库管当做垃圾卖给法国人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