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普法战争的最早说法,源自安德鲁统帅的《告士兵书》。然而,它还有一个更为响亮,流传更广的称呼:“十二日战争!”。那是担当普鲁士特使的施泰因男爵赶赴科布伦茨,在法军统帅部里向安德鲁提交宣战书之日算起,再到首都柏林的最终不战而降,仅用去短短12天的时间。
真实的历史却是,法国的易北方面军已提前一周东渡莱茵河,借口清剿曾经杀害法国和平居民的凶手为名,对普鲁士最忠诚的盟友之一,黑森公国不宣而战,实施了全面占领与交通封锁。不过,历史一贯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位安德鲁统帅说是什么战争就是什么战争;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同样也是征服者说了算。
易北方面军主力部队依照计划,于2月11日抵达莱比锡城下,这是一座隶属于萨克森选帝侯国的商业自由市,位于德意志东部的莱比锡盆地中央,在魏塞埃尔斯特河与普莱塞河的交汇处,城市的东北方向分别是穆尔德河与易北河。整个莱比锡地区河流众多,交通便捷,人口稠密,尤其是农业、畜牧业与工商业非常发达,足以供应易北方面军10万大军的食物、酒水与弹药等军需补给。
150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下诏,莱比锡周围15德里的范围内一直享有帝国集市的优先权,这就使得莱比锡的贸易集市地位日益突出。尽管在数十年来,由于普鲁士历代君主的勃勃野心,使得莱比锡屡遭战火蹂躏,但它依然是德意志境内最著名的的博览之城,商业之城。
莱比锡城郊的军营驻地,作为求婚特使的巴斯维尔正在将自己身旁的萨克森公国的城市官员、地方议员,以及贵族乡绅,逐一介绍给易北方面军司令官蒙塞将军、副司令皮埃尔将军(奥什将军),炮兵总监塞纳蒙将军、宪兵部韦德将军与代理参谋长沙恩霍斯特上校等人。
在欢歌笑语与相互奉承声中,宾主双方整整纠缠了近1个小时,巴斯维尔特使这才将客人们送出方面军的军营,自己则跟随蒙塞将军等人回到会议室。
“抱歉,先生们!”望着满脸疲惫不堪的将校军官,巴斯维尔略带歉意的解释说:“我们需要萨克森盟友的大力协助,从而打乱了大家的休息时间。”
蒙塞笑而不语,他朝奥什望了一眼,后者会意接过话题说:“事实上,方面军非常感谢萨克森盟友的协助,至少军需官们不用担心后勤补给会出现任何问题。”
按照安德鲁发布的赦令,在易北方面军在顺利抵达莱比锡之后,巴斯维尔将成为易北方面军决策委员会的七委员之一。整个决策委员会除了蒙塞、奥什、塞纳蒙、韦德、韦德沙恩霍斯、巴斯维尔等六人外,还有一个远在柏林的塔列朗。
其中,巴斯维尔与塔列朗均属文官(外交官)身份,在军人不得私自干政的同时,文官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方面军的军务。巴斯维尔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外联络,尤其与萨克森公国等盟国进行衔接;塔列朗的使命是继续逗留柏林,并在军情六处的协助下,于普鲁士内部暗中鼓动反威廉二世的政治势力。
在方面军决策委员会的临时会议上,巴斯维尔通报了来自柏林的最新消息,他说:“塔列朗确信,只要方面军成功围歼集结于波兹坦一带的普鲁士军队主力,以普鲁士国王的兄弟亨利希亲王,内阁大臣阿尔文斯莱本、斯特伦塞和卢歇西尼等人为首的主和派就会接管首都防务,效仿七年战争中,宣布柏林为不设防城市,而不是继续负隅顽抗……
目前,普鲁士军队名义上的司令官依然是那位布伦瑞克公爵,但后者还留在自己公国的庄园里做修养,已经确认属于中风,并非普通的伤风感冒。目前,波兹坦的普军指挥官是陆军元帅威查德·冯·默伦多夫,出身于巴伐利亚公国。”
等到巴斯维尔汇报之后,蒙塞随即将目光转向宪兵指挥官,后者随即说道:“据情报部门确认,普军统帅部与他们的国王都相信法军会在1793年春季之前,坚守莱茵河左岸防线,等待普鲁士军队主动进攻的虚假情报。所以,普军部署于波兹坦和勃兰登堡一线的总兵力依然维持在7到8万人之间,其中仅有半数参加过1792年入侵法国的战争,余下的都属补充新兵,几乎没有任何作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