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康德与德意志(上)

非常有意思的是,作为1793年交战双方法俄两军的参谋长,沙恩霍斯特与本尼格森同为德国人,且两人都曾在汉诺威选帝侯国的军队中服过役,然后以不同原因各自跳槽为兰斯或圣彼得堡效力。

沙恩霍斯特出身于汉诺威公国的自由民,其年纪比本尼格森小10岁,属于那种成绩优秀,为人忠厚老实的学院派参谋官出身。如果不是被安德鲁连哄带骗的带上法国战车,他未来出人头地的机会非常渺茫(除非遇到疯子布吕歇尔)。

至于本尼格森,尽管出身于贵族世家,但其本质却属于一个无赖混混,喜好酗酒、沾花惹草。由于挥霍无度,本尼格森困于债务缠身而盗窃过部队军饷,最后被汉诺威军队(英军)开除了军籍,为此还气死了老婆,不得不跑到俄国军队里供职以重振家业。因为在镇压普加乔夫起义,以及对土耳其战争中作战勇猛且履立军功,继而博得了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恩宠,将其提拔为俄国将军。

所以,当沙恩霍斯特看过老乡兼前辈拟定的作战部署后,他便叹息俄国远征军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在一片充满敌意的土地上实施如此高度精密,高度配合的大战略,即便是用有最先进通讯手段的法国军队也不可能做到。

毫无疑问,安德鲁统帅亲自参与的欺骗行动,促使那位并不专业的女间谍,普鲁士太子妃路易莎向圣彼得堡和鲁缅采夫传达了一个错误信息,直接导致俄国人步入普鲁士在1793年2月时的后尘,继而做出了一系列严重误判。

首先,法军的战略预备队并不是安德鲁身边的近卫师团,而是布律纳将军的第五军,马塞纳将军的第八军,以及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指挥的法属波军第三军,总计8.5万人。此时上述部队已从绿山城与波兹南一带向东,秘密移动到希尼亚尔德维湖与罗希湖之间(今波兰皮萨河镇附近)。

未来,8万俄军主力面临的不不仅仅是区区法军6万右翼集团,而是3个法国集团军和2个法属波兰军组成的14.5万大军。不仅如此,波兰宪兵部还在被解放的波兹南、比得哥什与托伦一带组织了若干个地方民团,协助维持社会治安、看押普鲁士战俘、守卫桥梁等交通要道、搜捕敌方奸细、清扫战场等诸多非战斗事务。

其次,尽管作为波兰王储的安德鲁与华沙贵族议会闹得不可开交,但丝毫不影响他对波兰各地的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毕竟那些大贵族和大农奴主及其附庸不过波兰总人口的2到3%,但被法国启蒙思想熏陶过十数年的波兰布尔乔亚和小布尔乔亚们已将坚定不移取缔万恶农奴制的安德鲁,视为未来的波兰君主。

即便是波兰的大贵族中也不乏开明人士,前波兰国王的侄儿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就是一个。在好友科希丘什科将军的劝说下,30岁的波尼亚托夫斯基暂时放弃了他那花花公子般的枯燥生活,重新投入到危险而刺激的军旅生涯。

为此,这位演技不错的波兰公子哥还需要配合安德鲁统帅的一系列战略欺骗行动,其中就包括因为法属波兰第三军迟迟不能授旗,大贵族出身的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需要在公开场合面前装作一副愤愤不平的委屈模样。

此外,安德鲁对俄的战略布局,绝不仅限于战场之上,而是囊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与谍报等全方位的。只要打开1793年军事地图,就能发现如今俄罗斯帝国已处于或准备处于法国、瑞典、波兰、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的包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