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火苗

张晓舟把所有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

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样的困境,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

他们在这场灾难来临之前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也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在这样的巨变面前不马上崩溃,还有勇气到危机四伏的街道上来为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寻找食物,这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个人的勇气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机会表现出来,很多人自以为勇敢,但真正面对危险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直面鲜血的勇气,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安宁祥和的生活,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这让他们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内心深处没有一种信念足以支撑他们去为了某个理由而拼命。

但更糟糕的却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应对危险的能力,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什么都花钱请人来解决。他们此前所生活的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的世界,绝大多数产品和工作的复杂程度都已经远远超出以往的任何时代,没有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解决所有问题,于是他们只能努力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帮助别人解决难题,以此谋生。同时,他们也不得不花钱请别人来帮助自己解决他们没有办法解决的其他问题。

他们或许在自己工作的领域是无人可以代替的专家,但抛开工作,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却趋近于零。

张晓舟所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要归结到他的职业生涯。

他所在的研究所的老板是个生性吝啬、古板而又苛刻的学者,更糟糕的是,他还是一个工作狂。当初和张晓舟一起进入研究所的同期生们,绝大多数都因为无法容忍他的抠门和吹毛求疵最终愤而离开,而张晓舟却因为某些理由而坚持了下来。

他从不善于拒绝,于是当某个人离开之后,他便不得不时常去暂代他人的工作。这么多年下来,他客串过兽医、营销策划、行政、网管甚至是电工,加班已经是他生活中的常态,而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想想办法!我们那个时候可不会有你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

某种意义上来说,女友的离开也和他的事业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刚刚和女朋友分手的时候,他也曾因此而借故和老板争吵,找理由闹事并且准备离开,但最终,他却还是留了下来。很多以前的同事都说他是不是傻了,但当他在半年后就因为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论文而破格晋级成为研究员时,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其实也曾经痛恨过老板,甚至在等待试验结果的短暂闲暇中断断续续地写过一系列以老板为原型的小故事,将他在故事中写得愚蠢而又自大,一次次因为蠢笨和不通人情而碰壁,像倒霉熊一样一次次被折磨得苦不堪言。他甚至把这个故事偷偷发到了网络上,虽然改了人物的名字,但很多之前的同事显然很容易就看出他写的是谁,他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跟着他编出更多的段子去取笑和挖苦老板。

但现在张晓舟却不得不感谢他了,如果不是那些变相的磨练,他现在也许也会像他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人一样,面对困境束手无策。

速龙渐渐从他们可见的地方跑开了,就连那些被它们杀死的人的尸体也被它们拖到了看不到的地方,张晓舟站在门口向外观察着,街面上除了一滩滩的鲜血之外,平静得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却没有人敢尝试着趁这个机会逃开,大家都清楚,它们现在也许就藏在某个他们看不到的地方,等待着他们的又一次自投罗网。

“张晓舟!老常!”对面的楼里突然传来叫喊声。

是钱伟!

“我们在这儿!在超市里!”张晓舟大声地回应着。“李彦成也在!”

对面似乎一阵轻松,然后继续大声地喊了起来:“你们怎么样?”

“老常受伤了,其他都好!”张晓舟答道。

通过这样一喊一答的方式,双方最关心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钱伟他们知道了他们几个的情况,而张晓舟也告诉他们该怎么处理王蓁蓁的病情。但就在他们继续对话的时候,两条速龙突然出现在他们中间的街面上,很明显,它们是被喊声吸引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