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新开端

安澜大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混乱。

这样说或许有些夸张,但在张晓舟看来就是如此,人们对于新出台的组织构架和分配方案议论纷纷,这让他甚至突然感觉没有了底气。

人人都知道安澜大厦将要面临一次巨大的改革,但他们却没有想到,改革的力度会这么大。

张晓舟、刘玉成和梁宇三人在讲台上轮流解答人们的疑问,会议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在张晓舟提议开始进行表决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再听一听某些举措的考量是什么。

张晓舟第一次真正感觉自己建立起这个全体大会或许是个错误,但他马上把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驱逐出去,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让我们开始表决吧。”他站在讲台上大声地对人们说道。“同意采用新组织构架的,请举手……”

结果让他微微有些吃惊,虽然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体系的实际意义,但它还是获得了几乎全票通过。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的从众心理会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他的行为。许多人本来并不支持做这样的改变,但看到大多数人都举手了之后,他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手给举了起来。

有些人也许没有举手投赞成票,但在请反对者举手的时候,一个举手的人都没有。

他们也许仅仅是因为担心被穿小鞋或者是遭到报复,这让张晓舟微微有些挫败。他并不是希望看到安澜大厦分裂或者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自己,但眼前这样的结果无疑给梁宇的理论有力的支持——人们其实并不真正需要民主,而他们也没有捍卫自己想法的动力和勇气。

接下来的表决就更加简单了,在意识到自己势单力薄之后,新分配方案的表决完全就成了走过场——全票通过。

张晓舟甚至有一种感觉,自己花费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来向人们解释,请他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表决,就像是一个傻瓜拉着所有人一定要玩一个无聊的游戏,而人们迫于无奈最终迁就了他。

新的八个部门的负责人一个个上台露脸并简单地发言表了决心,随后便是另外一场混乱。

人人都知道能够混进这些部门谋一个职位就意味着未来的高枕无忧,真正被选好的人早就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提前谈话让他们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有许多人或明或暗地拉住了这些新鲜出炉的部门负责人,拉关系,摆资历,讲人情,希望能够获得一个事少钱多安全轻松的岗位。

好在管理团队对这样的局面早有了准备,花费了整整一天之后,新的组织构架终于确立了起来。按照他们之前的规划,绝大多数人都归劳工部管辖,并且分配到各个部门参与临时性的工作。每个部门的人员都精简到了极限。人数最少的工程技术部,除了吴建伟这个部长之外,就只有一个曾经在工地上做过技术员和资料员的人来做他的助手。而张晓舟准备投入主要精力的农林牧产部,除了张晓舟和李雨欢之外,唯一的常设人员就只有一位五十来岁的老人。他在村子里干了一辈子的农活,儿子在城市里立足之后把他接来享福,没想到却跟着一起来到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