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军备(上)

从某种角度看,严烨和张晓舟其实很像,他们都很擅长在别人目光不及的地方找到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某些时候,看上去同样并不强壮的他们,身体中都会爆发出强大的,令人忍不住会感到惊愕的能量。不同的地方在于,张晓舟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要远比严烨丰富,而严烨的视野和心胸都比张晓舟要狭隘和偏激得多。张晓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而对于严烨来说,考虑任何问题永远都只会从亲到疏,层层递减,那些他完全不认识的人,他们的死活严烨根本就不在乎。

但这样的差异在当前的环境下并没有在两人之间造成冲突和对立,于是,一心一意想要在这个团队中崭露头角,获得更大话语权的严烨,在一次次地踊跃发言和毛遂自荐当中渐渐脱颖而出。

这让自命为战斗团二号人物的高辉感到有些不满,但他实在是没有严烨那种什么事情都想去插一脚,什么时候都想表现自己的精力和兴致,几次隐晦地对严烨表示出警告却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之后,他也只能安慰自己,这只是小孩子的一时兴起罢了,过段时间这小子就不会这么跳了。

张晓舟把人们分成三组。

一组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改进投矛,可以想见,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制成弓或者是弩之前,相对来说简单易制,容易上手的投矛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充当他们的远程攻击武器,那么,如何让它在尽可能降低重量以便增加携带量的同时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准确度和射程就成了当务之急。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正是凭借这样简陋的武器成为了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即便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投矛在军队中依然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充分说明了这种武器的潜力,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这件事情却没人有相关的经验,最后仍然是由以前经常在网络上逛来逛去看过大量有用没有资料的高辉来充当负责人,队伍里稍微懂一些木工的两位成员作为他的帮手。

第二组则负责研究如何改进他们的防护,在赶走了盘踞在楼下的羽龙之后,他们不用再冒险去拆卸高空中空调机的外壳,外面那些抛锚的汽车成了他们最好的原材料来源,一辆汽车表面能够拆下来的铁皮和钢板足以用来制作一套完整的盔甲,但问题是,因为缺乏冲压工具和车床之类的工具,想要把这些材料加工成他们所需要的形状简直就是一件苦差事。不愿意与安澜大厦发生直接关联的王永军和齐峰一起成为了这个组的负责人,一名队员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汽车修理工,这让他们在拆汽车这件事情上,有了明显的进展。但获得了足够的材料之后,要怎么把它们加工出来,依然是一个难题。

第三个组则由张晓舟负责,成员只有严烨一个,负责到安澜大厦去和钱伟他们一起,尝试着用手边这些零零碎碎的材料制作同时兼具运输物资和发射燃烧瓶两种功能的推车。

在汽油一天天减少而且是重要的工业资源和武器的时候,使用汽车已经是一件明显不太划算也不太现实的事情,这样一种车子不单单对于新生的新洲酒店团队有意义,对于安澜大厦乃至整个城北区域的人们来说都很有用。

“我看还是以独轮车为好,通过性好,不需要多宽多好的道路就能走,在车子后面两侧的位置焊上支架,随时停下也不会倾倒。”吴建伟在这种事情上照例是有着不小的发言权。“轮子可以用电动车的那种轮子,两个一组,并排装在车子正下方,增加承重能力。”

“那还叫独轮车?”

“形状当然还是独轮车的样子,用两个轮子只是为了分担承重。”吴建伟答道,“我觉得只要材料合适,装个四五百公斤应该没什么问题。再大的话,一个人就能难推得动了。”

“可以在两侧焊上几个把手,方便在上坡或者是通过崎岖地形的时候两边的人帮忙推车。”钱伟说道。

“不错。”吴建伟点点头。“前面还可以预留用来绑绳子的位置,必要的时候,前面的人还可以用绳子帮忙拖车。”

“那弹弓呢?”严烨在旁边问道。

这个车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作为发射燃烧瓶的移动堡垒,之前张晓舟他们用来伏击暴龙的那几个弹弓是由一个人抬着走的,这东西的结构简单,重量也很轻,并不费劲。但如果能够固定在车子上,当然更加便于转移和使用。

“这个简单。”钱伟说道。看过张晓舟他们拿来的草图之后,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想法。在车子上加装这样一个东西并没有任何难度,唯一的问题只是如何设计让它变得更加便于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