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机会

“找个以前的快递送货员骑电动车去引诱暴龙?”钱伟强烈地表示反对。“你们是开玩笑的吧?刹车性能、加速性能、转向性能都不过关,那简直是让人去送死!再说了,现在还能找到可以用的电动车?摩托车还差不多!”

远山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向其他大城市学习,推行禁摩令,逐步淘汰市区内的摩托车,在远山市区已经很难见得到摩托车的影子了。但让城市交通管理者们想不到的大概是,限制了摩托车之后不久,无数几乎和摩托车一样,却归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像雨后的春笋那样,迅速地在城市里蔓延开,数量很快就远远地超过了以往摩托车总量的十几倍。

这也导致了,现在要找一辆,甚至是十几二十辆电动车简单,但要找一辆摩托车却难。另外一个问题则是,这座城市已经断电一个多月,即使是停在原地没有用过,那些电动车的电瓶也已经自然放电。更不要说在极度潮湿的气候和富氧环境下,电瓶的触头和车子的电路几乎都出现了严重的氧化,已经变得非常不可靠。

说起来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他们来到的这个时代虽然氧含量远远超过现代,但却并没有超过人体承受的上限,更远远没有达到醉氧或者是氧中毒的地步。相反,充足的氧气还让人们的运动能力比起以前来强了很多。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富氧而又极度潮湿的环境下,很多缺乏保护手段的金属制品都已经开始锈蚀,钱伟不止一次地在张晓舟面前担忧地说起,如果再不及时把那些可能有用的机器想办法糊上油脂或者是放置在干燥环境中,也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再也用不上那些东西了。

“现在到什么地方去找摩托车?”

“你忘了张孝泉以前是干什么的?”钱伟笑着说道。

正在忙碌着制作农具和手拉滑轮组的张孝泉很快就被找了过来,这个曾经的摩托修理店学徒现在已经是钱伟手下手艺最好的焊工和技工之一。当然,所谓的手艺最好只能针对现在这种不求外形只求实用效果的时代。如果是放在以前那个年代,安澜大厦产出的物品大概百分之百都会被划入到残次品的行列当中去。

“摩托车?”张孝泉愣了一下。已经有多久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过这东西了?他还以为,这辈子也不会再和摩托车扯上关系了。

“当然有,我干活的那家店里就有好几辆,而且是越野型的。不过我一直都没有回去过,不知道还在不在?”

这样的答案让张晓舟喜出望外,按照他的理解,摩托车这样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应该不会有人要,他马上让张孝泉带着几个人回去看看,如果可能的话,彻底的检查保养一下,确保可以使用而且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