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步(上)

意见确定下来之后,所要面对的就是更多的细节。

段宏回去把医护人员们调来给这些人检查身体,而那些临时用石块和泥土搭起来的锅灶,在给人们烧了一些开水喝之后,就开始煮老常他们带过来的那些树皮粉。

难民们按照距离下口的远近被组织起来,以五十人为单位就在被雨水淹没的下穿隧道这里用那些积水清洗一下身体,然后接受检查,换上从民居里找来的干净的旧衣服,最后排队领取一份树皮粉熬的稀粥。在喝完之后,他们要负责把碗洗干净,放回去给下一批人用。

进展不快,主要是卡在清洁身体和检查这里,当难民们在等待的时候,有人过来告诉他们将要做什么,给他们讲述被接收的条件和要求,被接收后必须遵守的纪律,他们马上就安定了下来。

饥饿和苦难就是最好的老师,最严苛的教练,他们可以说是已经丧失了一切希望的人,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他们的服从性甚至比联盟中最优秀的来自新洲团队的队员们还要好得多。

大概二十多个人因为不明原因的发烧、身体表面的溃烂和其他原因被驱逐,其实如果把他们隔离,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他们应该会恢复健康,但接收这些人已经是联盟成员们的底线,他们不可能容许张晓舟和老常把宝贵的药品用在这些人身上,于是他们只能哭哭啼啼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被公路的那里放了下去。

“我真的只是一般的发烧啊!求求你们,我没几天就会好了!”他们的哭声让人听不下去。但瘟疫或者是传染性疾病对于当前脆弱的卫生防疫系统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危险,也没有人能够承担这样的后果。

甚至连难民们也默然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这是为了所有人。

对于这些人的安置,人们也进行了一番争论。从便于管理的角度,把他们单独分隔成一个区是最好的,但张晓舟担心这会让他们感觉被排挤,与联盟形成隔阂,并在将来与联盟对立,成为隐患。

别看他们现在虚弱,等他们恢复过来之后,单独抱团也许会比任何一个区的力量都强大。张晓舟和老常愿意接纳他们是希望让他们成为联盟的一员,不是想要培养出一群敌人。

但把他们拆分开划入某个团队也不现实,经历了两个月之后,每个团队的成员之间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和默契,这时候强加一个或者是几个陌生人进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而且之前就说明了他们所能吃的只是树皮粉和树叶这样的东西,工作强度也要大于其他人,把他们分到一个个的团队却给予不同的对待,同样容易造成他们的不满和隔阂。

最终,这些人被分为六个团队,除了康华医院作为联盟总部不接受这些人外,其他六个区都各自接纳了一个团队,并且由该区域的执委兼任他们的团队负责人。在完成必要的程序之后,便由他们分别带着向划分的区域走去。

这些举措让张晓舟、老常等人忙得脚不着地,其中也出了不少问题,但在城南这边看过去,却只能看到难民们还没有造成任何混乱就被分割,安置,然后井井有条地按照一定的程序鉴别,划分,带走处理。

这让何春华的心情变得很糟糕。他在把这些人赶过去的时候曾经快意地假想过,张晓舟的头会有多疼?

他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对于这些负担的处理会不会造成城北联盟内部的争执和分裂,能不能在他们内部埋下裂痕。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在这些人被他们赶回来之后怎么办,他将给他们火种和武器,分散地把他们赶到城北去,让他们去制造混乱和破坏。

在他看来,这将近七百人的难民过去,即便是在以前都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哪怕是一个县在面临这样的难民潮也会难以处理。如果换成是他,那大概只有狠心杀光一条路。

但他却没有想到,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对于待遇、环境和纪律的承受能力和心理预期都完全不同了,而城北联盟如此从容地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对方城北联盟的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存粮情况显然比他想象中更好。

“去把那几个被放回城南的人抓回来问问,是怎么回事!”他命令道,然后继续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北的情况。

大约半小时之后,他派去的人一脸厌恶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