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行动持续了将近十天,但其实在第五天的时候,绝大多数有价值而又容易搬运的东西就已经被搜掠一空,后面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分类、估值,然后把它们分开。
到了第七天的时候,联盟的人就已经完全从东南区撤了出来,所有人都在一边吃着分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头上的暴龙肉,一边眼巴巴地等待着联盟履行诺言。
如果不是张晓舟的声誉还不错,大概又有人要开始闹事了。
梁宇带着几乎所有联盟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地干活,终于在万众期盼之下,把分配方案拿了出来。
按照张晓舟的要求,这次行动所有的收获都被一一列了出来,并且尽可能地按照白垩纪的现实进行了估价。这一步肯定很难做到完美,但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来。
总量统计出来,按照所有参加行动的人数加上百分之二十五的税金比例直接一除,便得到了每个参与者能够得到的物资的定额。这个数字和联盟对每种物品的估值表都直接张贴在各区的宣传栏上,下发到各个团队,给人们两天的时间考虑要挑选什么东西。
随后便是对抽签顺序的确定。按照张晓舟在行动前公布的规则,每个队伍都公开评选出最遵守纪律,任务完成情况最好的先进份子,让他们第一批挑选。随后是整体任务和纪律执行得最好的队伍。后面的人则是自己到箱子里去抽签决定自己挑选东西的顺序。最后一批则是那些在行动中违反纪律,偷鸡摸狗,滥竽充数的成员。当所有行动参与者都挑选完之后,剩下的那价值百分之二十五的东西则归联盟所有,算是联盟在这次行动中获取的收益。
这个办法当然说不上公平,很显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联盟的估值和他们自己的判断肯定存在差异,但联盟故意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和考虑这种差异,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感觉自己占了便宜,或者是有机会占到便宜。
有些人直接在宣传栏那里就大刺刺地讨论到底选什么东西升值潜力高,能保值,比联盟标出来的价值高,而什么东西联盟估价估高了,以后肯定要贴本。而更多的人则是躲在自己的团队里,反复拿着清单和目录,讨论和计算自己应该选什么才能收益最大化。
人们之前的不满和猜疑全都消失了,心思全都放在了怎么挑选上,甚至连执勤的民兵们都忍不住会在每人的时候讨论一下,按照自己的排位顺序,究竟应该选什么,能选什么,怎么选才能保证赚得最多。
最划算的当然是那些被评选出来的先进份子,按照某些好事之徒的计算,头十个人如果选择正确的话,他们拿到的东西的价值足足要比最后的那十个人多出将近一倍!
“我也真是佩服他们了。”梁宇无奈地说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定的价有这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