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新联盟的诞生(十)

“真是小看他们了。”面对王牧林,邱岳笑着摇了摇头,把那份基本上已经确定的联盟宪法的手抄稿放在了桌上。

“我早说过他们不是傻瓜,不会放着这么明显的漏洞不去补上。”王牧林也摇了摇头。

在这件事情里,他算是亏大了,因为他是第一个站出来与张晓舟辩论的人,立场也比较鲜明,他们肯定已经猜到了他与邱岳之前有关联,正常来说,联盟丛林开发部主任的职务应该很快就会干不下去。

不过他站出来之前就已经想过这种可能性。张晓舟始终没有吸收他进入那个研讨会的意思,这让他认定自己在张晓舟手下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前途,倒不如重新回来竞选区域委员,并且争取成为联盟人民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走曲线救国的道路。

在这种考量下,首先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获取这些潜在的委员们的好感,对他来说价值远远大于那个劳碌奔波的丛林开发部主任的位置。

让他们俩摇头叹息的是,最终他们埋藏在众多提议中一起递交上去,而且一直小心地不去触碰的两级民主集中制选举方式还是被张晓舟等人识破并且专门拿出来进行了修改和讨论。

他们原先设计的选举方式是各选区的联盟成员推选出各区的委员,组成联盟委员会,而联盟委员会内部则进行进一步的选举推选出联盟主席。这样的做法也是之前联盟成立时所采用的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之前他们那个社会所采用的选举方式。

如果采取这样的选举方式,在张晓舟一意孤行剥夺了委员们的私利,用各种各样的监督措施来防止他们钻漏洞,逼着他们不得不老老实实当公仆的情况下,委员们就很有可能会坚决顶住下面选民们的舆论压力,联合做票把张晓舟搞出局。因为只有那样,他们才有可能有机会对联盟的政策上下其手。

但张晓舟等人却也不是傻瓜,张晓舟应该很清楚,自己可以依靠的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更底层的人们,于是他和他的党徒们完全推翻了这种做法,一力推行直接选举制,由每个联盟正式成员直接投票,然后按照投票的多少决定联盟主席的人选。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又争执了许久,王牧林等人引经据典,试图用选举成本等等理由说服他们接受这样的设置,但这个问题没有被发现当然没有问题,既然已经被他们发现,那就肯定是作为一道红线,严防死守。

好在这个问题并不像之前的那些问题那样明显的带有利益的指向性,虽然也有人私下道破了真相,但因为之前那个社会也采取了这个做法,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迷惑,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支持或者是反对。

最终委员们以在这一点上的退让换取了建立联盟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设置,他们同意联盟采用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联盟主席,但在联盟委员会之下要设置一个常务委员会,对联盟主席的权利进行监督和限制,而张晓舟同意这一点的代价则是,常务委员会秘书长由直选中票数第二的候选人充当,而不是由委员会的委员们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