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工作其实在联盟成立后做更加合适,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让张晓舟已经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这些事情即使不是他来做,不管是谁在联盟主席的位置上也应该要把它们作为重中之重,并且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
但最大的制约还是人,而制约人们,让他们无法脱离土地,又是效率低下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就像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循环。
各个组的带头人也不足,张晓舟最终只能把千头万绪的工作划分成了五个组,分别由自己、张四海、吴建伟、段云波和李乡来牵头,各个组都分别有侧重点和主攻方向,相互之间既有交叉和重合,也有对人力和物资的竞争,先后次序,急难程度按照这次会议暂时确定,由联盟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来进行对接,协调各方各面的关系和进度。
“真不知道那些故事里的主人翁,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大堆技术人员,隔三差五的就取得重大进展是怎么做到的。”高辉自言自语地说着。“不自己干,真不知道这些事情这么麻烦,这么困难。”
这样的话让张晓舟只能摇摇头:“学校那边怎么样了?”
“你不说我都忘了,快给我配人!至少要五个!四个老师,一个管生活的!”高辉急忙说道。“当然,如果能多一点那就更好了!”
之前的“远山学园”一共有接近三百个孩子,而现在,一下子猛增到了四百人,还有一百多个在隔离营里等待检疫。
虽然高辉推行的教学办法基本上相当于放羊,只负责最基本的文化教育,大部分内容都要靠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社团自己找辅导老师安排学习,但突然增加这么多人,还是让学校一下子忙得喘不过气来。
“你把要求写下来,我让夏末禅那边发通告公开招聘,让大家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高辉却皱了皱眉头:“沐东村那边没有当过老师的吗?”
“有是有,但他们要隔离一个月,经段宏他们检查没有任何疾病之后才能到城北来,你能等吗?”张晓舟问道。
“那你还是先给我调五个人应急吧!”高辉于是说道。
“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到哪儿去给你找多余的人?”张晓舟说道。
“国土学校那边的那些老师呢?”
“那些是教大学生的教授和讲师,你让他们去给你教小学生初中生?”
“教大学生都没问题,那教小学生肯定就更没问题了!”高辉胡搅蛮缠地说道。
“不可能!之前的会你也参加了,这些人都是各个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不可能调给你!你还是老老实实公开招聘吧!”张晓舟感觉有点奇怪。“怎么了?这有什么为难的?”
“公开招聘的话,来找我的人肯定太多了……”高辉只能说道。“这都还没开始招聘,已经有好多人来找我问要不要人了,要是公开招聘,那我不得烦死?”
联盟的公家饭不好吃,相对而言,学校在所有的岗位里面算是比较轻松而又没有什么很重的责任,一下子变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馍馍。